经过三天的奔波,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顺利结束。同学们用纸笔记录下了实践过程中的思考感悟和感受收获。
准备过程的繁琐:
实践只有三天,医院到确定主题,从设计问卷到修改幻灯片,医院老师沟通到订宾馆。一次次的开会商讨,一件件的琐事,一个活动的完成是一个想法“落地”的过程,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学院老师、医院老师、实践团成员的努力都不可或缺。
医院老师们的热情和严谨:
在火车晚点近两个小时、暴雨预警的情况下一直在火车站等着我们,请我们吃了一顿十分可口的家乡菜,还派车把大家送到住处,真的非常温暖,而且老师们对场地的布置、所需物品的准备都特别细致,并且帮助大医院。
医院的感触:
医院对医护资源的需求很迫切,比如医院妇产科只有3个护士值班,在填问卷的过程中屡次被工作打断,真的是很辛苦;而且医院来说,科研并不简单。医院没有买到数据库,有些医务人员对科研没有太多了解。医院实习,来到医院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对实践过程的体会:
原本计划早上8:00开始的义诊由于患者已经开始排长队提前半小时开始,本来大家还担心下着雨来的患者会很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参加义诊。打印好的50份登记表一会儿就用完了,还需要赶紧去打印。义诊的场面比预期热闹太多,大讲堂的环节也座无虚席,每一个互动环节居民都积极配合。患者对同学们的认可深深鼓舞着大家。
健康宣教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一开始还是有些忐忑,担心自己的讲课方式患者们不易接受,担心患者们不够配合,但现场的老人们真的是很配合,有些人还用手机拍下我们的宣教材料,表示回家后会继续锻炼,坚持合理饮食,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实践过程的艰辛:
出发的时候北京下暴雨,到火车站以后火车晚点,四个多小时的绿皮火车,收问卷过程中的炎炎烈日……当然,还有很多突发状况,比如有同学拉肚子,有同学感冒,材料打印的不够等等,尽管如此,当这一切结束,我们收获到的是欣喜和满足。
问卷发放过程中的坎坷:
医院收问卷,接待的老师表示下午上班的人员很少,医院没有科研要求,因此只收回两份完整的问卷。再比如问卷发放过程中,有些老师直言自己不认字拒绝填写问卷。我们遇到了热情配合的老师,也遭遇了无情的拒绝和质疑,不管怎样大家都保持着认真的态度完成了工作。
实践团成员的友谊:
13个性格迥异的人共同努力,彼此包容,短短三天的行程让十三个姐妹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大家一起窝在宾馆讨论、围在一起吃饭,感觉真的很好。十三个姐妹十三种性格,因为一场暑期实践把我们紧紧的团结在了一起,因为护理聚集在了北大,因为这一场相遇,相信未来会更加美丽。
从北京到秦皇岛不算太远,三天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大家得到了很多。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是多维度多方面的,如果我们满足于象牙塔内的管窥蠡测,则永远无法触摸到世界的真相。大家用一腔热血和无私付出,圆满完成了实践任务。我们作为“胸中黄河月”的北大学子,绝不应当止步于个人的“小日月”,而应当投身于时代的潮流,国家的发展。这次社会实践也为我们掀开了小小的一角,让我们知晓学校以外,北京以外的世界究竟是何模样,实践虽已结束,我们步履不停。
在此,由衷感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李明子教授和江华老师,在前期筹备医院!感谢河北省唐山市医院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内分泌科黄主任和护士郭静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朱丽娜老师和魏征新老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级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武杰、级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刘聪颖、刘珂珂、孙晓红在实践筹备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感谢级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全体研究生的辛勤付出!
(文/李洁图/苏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dzz/1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