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信都象鼻山,幽洞怪石迷人眼,免费野徒

 

提到象鼻山,大家首先会联想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以及漓江和桃花江交汇处的象鼻山。其实在遍布鬼斧神工、奇峰异石的太行山脉也有一处酷似象鼻的天然山峰。它位于峰门村后面的一条经典徒步小环线上,是当前邢台近郊热门免费野外徒步景点。

如果是自驾或乘坐公交前来,不熟悉环线路线也可以看完象鼻山原路返回。游览路线是穿过峰门村西寨门沿山谷经东吕高速桥下,到滴水岩后沿左边土路继续前行,切记不是右边上山的台阶路。当走到一处大的山口处看到左上方有台阶通往战备工事房时,有两条路都可以登上象鼻山。

左边沿阶登上山腰后有段绕山平缓路段。右侧沿山谷走到山脚下后上陡坡两路汇合。我建议沿左边路线游览,因为这条路线经过一处山体洞穴景观。

爬升到一定高度后,你会发现漫山遍野随处可见奇形怪状的山石。有的光滑圆润,有的棱角分明。在一处三岔路口有简易的指示,箭头分别指向山洞、象鼻山和下山方向。

从路口到山洞也就二十多米的距离。山洞外的岩石大多被溶蚀出许多不规则的洞孔,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力量的神奇。

洞中空间不小,可以同时容纳多人进洞游玩。通过观察发现洞壁为石灰岩结构,山洞应该是长年累月被雨水侵蚀而成。大洞连着好多小洞,洞顶上方还有透明开窗。

大部分空间可以任由成人正常行走,不用低头弯腰。这里倒是一处遮风挡雨的好地方,如果遇到雷雨天气在洞中暂避绝对安全。夏天进入酷暑不侵,非常凉爽。

象鼻山景区原本是一处野山,一经被驴友发现,前来徒步游览的游客便络绎不绝。登山台阶应该是早年间铺设的,不知道是战备年代,还是后期开发所建。

这处山洞的岩石成分和天梯山景区极为相似。天梯山向以五十四景景景美,三十六洞洞洞奇著称。所以这里出现天然山洞也不足为奇了。

象鼻山的奇石怪石在洞边更为集中,肖人肖兽,千奇百怪。让人目不暇接,暗自称奇。忍不住将每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与心中的动物形象做做对比,看看更像什么。

从山洞出来,正好遇到一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完象鼻山后下山返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经过。真佩服带队的老师,能带领他们翻山越岭融入大山的怀抱,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地形地貌。

峰回路转,山腰处是一条平缓的悬崖路段。山路一面临渊,一面紧贴山体。对面中间的峰顶就是象鼻山景观,到这里马上就胜利在望。

悬崖下是山谷中过来的登山路,陡峭的台阶通向山腰。冬季的太行山植被草枯叶落,不似春季的草木蔓发,也不像夏秋季节的青山悦目,更与南方山脉的四季常青不可同日而语。

从山腰登顶,台阶更陡。为防肌肉拉伤,建议缓步慢行。体质较差的游客,可以中途略做休息,不要争强好胜,切记量力而行。

登顶后就来到了象鼻山观景平台。为保证游客拍照安全,平台两侧搭建了脚手架。提醒大家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找好角度,站稳扶牢后再去拍照。

邢台象鼻山从侧面看比别处的象鼻山更加形象。甚至可以隐约看到蒲扇大耳和头部轮廓。象鼻与下方岩石连为一体支撑着头部保持稳定。

这处中空的山体底部距地面不是很高,可以轻松上下。从象鼻下向前看去,群山连绵,此起彼伏。

蓝天下,象鼻山的山体像一个巨大的石象正在用鼻子卷取食物进食。一不小心把鼻子扎进了食物堆中,时间却在这时静止,将这一瞬间定格为永恒。

象鼻山体后面有条小路通往一块巨石,由此可以登上更高的高度。但有点危险,经过和攀爬是务必小心,外出游玩安全第一。

观景台远眺,四周群山苍茫,山下羊肠小路曲折回环。目光所及,太行巍巍,顿感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天高云淡,心旷神怡,美景在侧,夫复何求?

下山时,可以原路返回,也可以从另一侧沿阶而下。不过另一侧有段较为打滑的土路,适合攀爬,不适合下山。我太经过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下山途中也会遇到一段崖下平坦路段。崖壁上巨石嶙峋,像极了手舞足蹈的人像。

下到谷中仰望,可以发现许多成丛生长的灌木。这些灌木高度可达三米,质地坚硬,生长速度缓慢,一根细细的枝干可能需要二十多年的生长周期。请爱护景区脆弱的原生植被,不要任意折枝。

到象鼻山可以乘坐路旅游公交到峰门村下车,也可以驾车沿国道将车停放在峰门村路边停车场或者开到滴水岩下。象鼻山位于邢台市近郊,山上奇石众多,山洞秘境藏幽,象鼻惟妙惟肖,景区免费游览,运动强度适中,适合大多数人前来游览,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抽空前来,一睹为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zlyy/14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