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大最难懂方言,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话

 

湖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交通不便、各地多民族聚民、外来移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其成为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湖南十大难懂方言,你听过几个?

难懂指数★★★★★

据查证,湘潭湘乡的方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两个古语之一,很多字词发音和口型与普通话都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在普通话里找到同音字代替。湘乡话属于古殷语系,重鼻音,属古方言区,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整体发音基本一致。想当年,毛泽东、陈康、谭政、黄公略、曾国藩等等名人都说湘乡话。而且湘乡话“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在湘乡境内说一个村落的湘乡方言,其他村落的湘乡人也完全听不懂。

例如亲人的叫法:

“爷爷=嘎嘎”

“奶奶=niāniā/aji(阿几)”

“爸爸=波波”

“妈妈=恩咩”

“哥哥=gōgō(第一声)/gugu”

“姐姐=jiàjià/daji(大几)”

“叔叔=xíuxìu”

“姑姑=màmà”(小编实在写不出来╥﹏╥只能用拼音代替)

难懂指数★★★★☆

湖南方言中最为纯正、最不接近官话的一种方言。其中又要数新化与双峰两地方言最为难懂,经常有外地人听娄底话误认为是日本、韩国等外国话。

方言:歌嗯港哩吧?落雨硬要慢滴骑,滴路溜滑锅,嗯又不信,硬不听拉,一个庞风就射到昂头前,果发时几好噶哩吧?射到别个丘田里,秧也搞死别个噶。等昂帮嗯照嗒相再来帮嗯搞车子,看嗯下次还骑得果噶猛阿不啦?

翻译:跟你说了吧?下雨一定要慢点骑,路上很滑,可你却不相信,风一样地就冲到我前面去了,现在好了吧?冲到别人家的田里,禾苗也弄死了。等我给你拍个照,我再来帮你弄车子,看你下次骑车还这么乱来不?

难懂指数★★★★

大部分属于西南官话,因地处湖南边界,人口流动相当频繁,所以深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与四川方言相似。但因郴州话有许多古音和古词汇组成,所以对于外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听懂。

洒达皂负咩为期,兴赴莫赴?(我和他去买东西,你去不去?)

“我叔叔好洗翻噌噻,克啦里都要摆格。”(郴州话谐音,意为“我叔叔好喜欢出风头,到哪都要摆阔气。”)

难懂指数★★★★

是老湘语的一种,但最近几年因受到临近郴州的影响,邵阳话日益北化,但邵阳土话依旧还保存着许多老湘语色彩,在湖南方言中算是比较难懂的一种。

报三爷------傻瓜

你硬是精杂得要死------你这个人太过于斤斤计较

你味得安恩得------你别太高兴啦

和你逗伞法------和你开个玩笑

挨挨呆呆------脑子不很清白

贼古子------小偷

三杂手------扒手

你隔长得很------你很差劲

蹦子脑壳------不开窍的脑壳

三粒尻子------形容人很调皮,吊儿郎当的男孩子

你像杂鬼---你像个鬼

窖发子---叫化子

哈起象杂猪-----傻得像头猪

黑煤炭-----心肠不好的人

煤炭粑粑------心肠不好的人

难懂指数★★★☆

被网友戏称“四不像”的岳阳话被划分为湘语,却又和赣语、西南官话、鄂州话有所相似,是几大方言杂交的产物。岳阳话最明显的特征是有六个声调,且韵母较多,外地人听起来还是比较难懂的。

难懂指数★★★

浏阳隶属长沙,但浏阳话却属于赣方言,因为浏阳紧邻江西,祖先多为江西人,与湖南其他方言会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很多湖南其他地方的人来说,要听懂浏阳话是件比较难的事。例:

1.波波放哒砍砍上.翻译(鸡蛋放在窗台上)

2.恩灯哒井波.翻译(你吃了饭没有)

3.以到苦哒乃几个.翻译(你现在在哪里啊)

4.恩里两个人不要苦哒个几打不拉.翻译(你们两个人不要在那里接吻)

5.恩还不回切困告啊.翻译(你还不回去睡觉啊)

6.落雨切哒,恩带拉伞波.翻译(下雨去了,你有没有带伞)

7.“一个仰望天空的小孩”就是“一扎担其脑括痴天嘎伢卖仔”。

难懂指数★★☆

长沙话主要包括长沙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因是湖南电视台综艺出镜率最高的“第一方言”而被外地人所熟知,但因长沙话在虚词系统、语序、句式等方面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所以在外地人耳中还是比较难以听懂。

难懂指数★★

衡阳话与湖南其他方言比较来说,其发音更为复杂。在衡阳话发音系统里,它有6个声调、19个声母、39个韵母,比其他湖南方言都多得多,而且讲话语速很快,所以外地人不容易听懂衡阳话。

难懂指数★★

湘西话主要包括湘西、怀化部分地区的方言,是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西南官话。由于该地区与巴蜀地区交界,除了部分苗族、土家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说得方言完全可以互通,外地人也完全能够听得懂,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和巴蜀特色。

亡里亡魂=蛮横不讲理在湘西,有一种蛮横不讲理的行为叫“亡里亡魂”如果有人说你“亡魂”,你就要反思了

水里水起=讲话不正经在湘西,有一种不正经的行为叫“水里水起”千万不要让湘西人说你“好水”

踢阔子=硬币在湘西,有一种硬币叫“踢阔子”但在湘西“踢阔子”是不怎么受欢迎的

登坎=极限在湘西,有一种极限叫“登坎”小编表示今天已经吃得登坎了~

难懂指数★★

常德话,又俗称“德语”,是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常用的方言。其发音与普通话无较大差异,虽部分发音带有浓厚的荆楚特色,但外地人还是比较能够听懂。

▲完安=我们

▲一炮=10

▲虚浮=舒服

▲灵醒=干净

▲区黑滴=漆黑的

▲打赤包=裸上身

▲豁懒行=吹牛皮

城市,跟人一样,需要个性,需要特色。古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言作为地方民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浓缩了地域文化特征,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在湖南,不但地级市方言不同,就连同市甚至同县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临近两市的人相互交流,都有“鸡同鸭讲”的即视感。

而这或许正是湖南方言的魅力所在!

来源:青年湖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dzz/12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