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养背,人活百岁收藏这些养背攻略,健

 

俗话说,秋后养背,人活百岁。

人的衰老从经络不通开始: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经络通则百病消,血液清,颜如玉。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体的阳经,背薄一寸,命长十年!背部经络畅通,百病消退!

秋季养背护背,是顺应时气、祛病延年的最佳选择。经过一个长夏,体内积聚了的寒湿、毒素、浊气……秋后无疑是最好的排出时间。

为什么保养后背很重要?

养背就等于养五脏六腑,调的是我们的心、肝、脾、肺、肾。

人的后背包含着脊椎和许多神经。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

所以,保养背部也成了养生重要的一点。

背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膀胱经上则有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的俞穴,这些俞穴是运行气血、联络五脏六腑的通路,适当刺激可以起到振奋五脏六腑阳气的作用,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毒、排汗功能。

大多数病,都能在背部找到信号:

大椎

突出、色素沉着:

——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络不通,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头晕头痛,心慌胸闷,长痘:

——肠道宿便堆积、毒素多,代谢缓慢,便秘、腹胀、肠鸣。

肺区

毛孔粗大、色素沉着:

——肺功能减弱,易引发鼻咽问题,鼻炎、咽炎、喉咙干痒、易上火、胸闷气短。

心区

毛孔粗大、色素沉着、长痘:

——心火旺,有心事,浅睡多梦,心悸、心慌,手脚冰冷。

肝区

明显凸起:

——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气暴躁,面黄,口苦,目赤干涩,解毒功能弱,易引发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两肋满胀,后背发沉,容易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手脚冰冷。

脾区

推膀胱经时更容易判诊,有气节、肿胀:

——肤色暗黄、皱纹明显、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胀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经不调。

肾区

发黑、色素沉着、肾虚纹、腰眼深:

——肾气不足、易脱发,记忆减退、睡眠质量不高,夜尿频繁、易受惊吓,黑眼圈、眼袋明显,耳鸣、易浮肿,怕冷、手脚冰凉,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环不好。

六个常见的养背方法

1、艾灸

凡是养生,就离不开养阳,而艾灸,无疑是养阳的第一法宝。

艾灸借助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温肾壮阳、拔毒散结、祛寒止痛的效果。

背部艾灸推荐4个穴位: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和命门穴。

2、手法调理

背部遍布着许多的经络,它们的畅通情况影响着五脏六腑的运行,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特定手法搭配玉石工具,对背部经络进行疏通调理,不但能缓解身心疲劳,还能联络脏腑通路,可起到疏通经气、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3、晒背

找一个晴天的下午,将背部面朝阳光,享受一场温暖的日光浴。

在中医里,这种日光浴又被称为“天灸”。意思就是上天赐予的艾灸。通过日光的照射,我们背部的膀胱经和督脉都可以受到滋养,促进血液的循环。

此外,晒的时候,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背的肾腧穴,有温肾助阳的作用。

4、捶背

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中医认为,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这些穴位是联络脏腑的通路,而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增强经络系统的功能,改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还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5、搓背

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

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6、撞背

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注意撞背不能太过于剧烈,否则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甚至有一些人可能有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撞击严重,可能造成骨折。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撞击次左右。可提升阳气、调节内脏,能使全身气血通畅。

秋后养背,人活百岁!背养得好,不仅能祛病,而且还长寿,养好背就等于养好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dwh/14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