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的症证病,你搞懂了吗

 

导语在中医方面不难见到病症相关专业术语,药典也有所提及。但是症和证到底可否通用?两字内涵是否存在差异你是否知道?还有我们说的病症是我们一直以为说的那个病么?中医学之“证”

证,本来是一个中医学名词,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含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证,也就是所谓的证候,如表证、里证、虚证、实证等。每一种证候都可能表现为互有联系的一组症状,如寒证表现为恶寒喜热,不渴,面色白,四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迟或紧等;热证则表现为恶热喜冷,渴喜冷饮,面红赤,四肢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与“证”相关的词语有“证型”、“证名”、“辨证”、“病证”等。“证候”一般被认为是证的同义语。“证型”是经反复临床观察研究,确定下来的各种疾病常见的病机类型,如“泄泻”(中医病名)常见证型有寒湿困脾证、湿热伤中证、食滞肠胃证、肝郁乘脾证、脾胃虚弱证、命门火衰证等。“证名”是医生辨证结束时,赋予该证的诊断名称,如“心肾不交证”。“辨证”是运用中医理论,对望、闻、问、切四诊所得临床资料,进行辨别分析,以确定属于何证的过程。“病证”则是对疾病和证的简略合称。

此外,中医许多疾病就是直接以“证”命名的,如常见的喘证、哮证、痰证、饮证、淋证、血证、痹证、痿证、虫证、疟证、郁证等。中医还有许多病名就是以症状命名的,比如发热、头痛、呕吐、腹痛、便秘、水肿等,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疾病名称,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作出的诊断应该是病证组合,病名后一般仍加“证”,以与症状区分,比如“头痛证(肝阳上亢)”。

症状之“症”

“症”除了在少数中医病名(如症瘕病)中使用外,一般理解为“症状”。所谓症状,是指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头痛、肢体疼痛、食欲减退等。广义的症状还包括体征,即医生通过检查病人所发现的异常变化,如患心脏病时所听到的心脏杂音,患肝病时所扪到的肝脏肿大、黄疸等。这里的发热也好,咽痛也罢,乃至黄疸、心脏杂音,都只能称为“症状”,而不能称之为“证”。

(1)证、症有别,使用宜规范

尽管“证”似乎是中医学独有名词,尽管目前药品监管的相关法规均使用了“适应症”的表述,尽管“适应证”与“适应症”有通用之势,尽管相关法律书籍上也是证、症不分,但从证、症内涵理解,还是使用“适应证”较为确切。至少有三方面理由:第一,证虽然是从中医理论引申而来,但用于化学药治疗目标对象的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它不是指的单一症状,而是指的某种疾病或者某种疾病的某一阶段及其所表现的一组症状。第二,“适应症”容易使人理解为某个单一症状。证、症在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涉及相关法律问题。第三,“药典”一直坚持使用“适应证”而痴心不改,而药品标签、说明书又处处使用“适应症”,也显得我国药品监管规范有失严谨。

(2)功能主治与证候

功能主治也是中医方剂学术语,以其说明中成药治疗疾病的功能及其主治的疾病(证候)。在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功能与主治应该是紧密相联、因果关系。有功能之因,才有主治之果。例如,川贝枇杷糖浆因为其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之功能,所以能主治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中成药的主治也是一个证候,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症状,比如,没有一个中成药专治各种“咳嗽”,对咳嗽必须进行辨证论治,辨清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还是其它什么证型咳嗽。中成药的主治项也是先明确证候,再罗列症状,而不是只列症状,而不写明证候。

病是什么?

病:即疾病,“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在中医学中提到的病名很多,其命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面3种:

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临床表现而确定的,如白喉、麻疹、消渴、咳嗽、带下、经闭等;

有一部分疾病,由于病情发展较快,主症不固定,或者病情较复杂而主症不突出等,因而,也有按病因病理确定病名的,如湿温,秋燥、胸痹、虚劳、痰饮、肺痿等;

有少部分疾病,根据其病变部位而命名,如肺痈等。注意,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的是病征,而不是病症。

“病”、“证”、“症”是疾病的3个基本层次,辨病论治强调始发病因和病理过程,是通过局部治疗以改善整体;辨证论治则强调机体的整体反应特性,是通过整体治疗以改善局部。辨病论治是治病以治人,辨证论治是治人以治病。而对症治疗则是对某些突出症状的单纯性治疗,可减轻患者病痛,并有利于对“病”和“证”的治疗。

相关考题

关于“症”“证”“病”的理解,属于“症”的是()

A.津亏

B.风疹

C.恶寒

D.痹证

E.结石

C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答案中其它选项,都属于中医证的范畴。简答的记忆技巧是:“症、证、病”的区别:

(1)比较三者范围的大小

①病:完整的全过程;②症:某一阶段;③证:个别现象。

(2)一般规律

①病:患者对疾病最后的性质定位;

②证:一般涉及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五脏六腑、六淫、气血津液等;

③症:患者自身感受到的异常感觉。

(3)各自举例

①病:感冒、食积、热淋、虚劳、鼻渊;

②证:风寒犯肺、湿热、肝郁、瘀血、暑湿、津亏;

③症:鼻痒喷嚏、恶寒发热、嗳气;

(4)特殊情况

咳嗽、眩晕、头痛等属于特殊情况,既属于疾病的“病”,又属于症状的“症”。

下期预告:关于补气药的相关考点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如何治疗白癜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zz/7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