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鼻结石 > 鼻结石原因 > 鼻息肉偏方

鼻息肉偏方

 

杏仁、甘遂3g,枯矾、草乌各5g,轻粉6g,各研末和匀。用芦荟末蘸药末少许频吹患处,每日3~4次,或用油类调敷患处,7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10天

鼻息肉:白矾6g,月石(硼砂)少许研粉吹鼻息肉上,可化水流出。一般用至4剂可愈

治鼻息肉秘方

10.1 息肉消化散

程爵棠,《辽宁中医杂志》(8)年

狗头骨灰50克,乌梅肉炭25克,人指甲炭9克,硼砂6克。

先将狗头骨(去净肉、不见生水)晾干后,放在备制的一新土瓦上,用另一土瓦盖住,置炭火中(文火为宜)焙煅,待骨头呈灰白色时连瓦取出放在地面上以祛火毒;乌梅(去核、取肉),人指甲(先洗净晾干)用同一方法,分别焙煅成炭(乌梅肉呈黑炭样,人指甲呈焦黄色)后取出。以上3味药分别研为极细末,称准,和匀后入硼砂同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勿泄气。用时取本散少许(约0.15克,双鼻加倍)均匀吹于鼻息肉上。每2小时吹1次,每日至少要吹6次。10天为1疗程。一疗程后,停药1天后再继续用药,直至痊愈。若为鼻腔深部息肉,可用玻璃棒蘸药末均匀点在息肉上;或用药棉蘸药末塞入患侧鼻息肉上,每次塞30~60分钟后,取出,每日6次。总之,无论何种上药方法,药要接触息肉。若病程长,息肉大者可加用本散内服,每次服3~6克,每日服3次。用辛夷花9克,薄荷6克,或苍耳子9克,蝉衣6克,细辛2克煎水冲服,则奏效尤捷。

消积毒、化息肉。

《张氏医通》云:“上焦积热郁而生,……此厚味湿热,蒸于肺门,如雨露之地,突生芝菌也。”说明鼻息肉之起,多因湿热内郁,痰瘀凝结肺门所致。鼻息肉是一种顽固性慢性鼻病,病非一日,根治颇难。故现代医学多主张手术摘除治疗,且复发率高。治宜化息肉、消积毒,通过多方探索验证发现加以改进的祖传息肉消化散吹鼻治疗鼻息肉有良效。方中君以狗头骨灰化息肉,消污垢为主药;辅以乌梅肉炭是一味平胬肉主药,名医龚志贤氏治各种息肉的济生乌梅丸乃以本品为主药,用以化瘀平胬、清热消积;人指甲炭活血化瘀。三药合用,化息肉之功颇著。佐以硼砂消炎防腐。诸药配伍成方,共奏化息肉,消积毒之功。又因用药直达患部,故用之奏效颇捷。

各型鼻息肉或术后复发。症见单鼻或双鼻腔内生1枚或数枚息肉,不红不痛或微痛,形如圆柱,小如绿豆,大如黄豆样大小不等。息肉生长缓慢,待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即自行停止。或术后复发。多伴有鼻塞,不闻香臭,时流清涕或浊涕,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头痛头胀,食欲欠佳,易感冒,感冒后鼻塞头痛加剧,时流黄浊涕,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脉沉迟或浮数无力。

经治85例,痊愈(息肉消失,诸证悉平,2年以上未见复发者)71例;显效(息肉消失,诸证悉平,2年内有复发者)7例;有效(息肉显著缩小,诸证基本消失)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6%。用药时间最短为1疗程,最长者8疗程,平均4疗程。

(1)据临床观察,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疗鼻息肉病例颇多,凡鼻息肉或术后复发,用之均有卓效,治愈率在80%以上,且具有“药简价廉,奏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2)若方中人指甲炭暂缺,可用枯矾6克代之,则忌内服,效果亦佳。

(3)但要注意以下各点,否则影响疗效。①本散要均匀吹在息肉上,不要堆积在一处或非患部;②要连续用药,不可间断用用停停,每日至少要吹药6次;③要忌食油炸、辛辣食物。注意起居,避免风寒;④感冒停用。必要时(病重或兼证严重)加服对证汤剂,则奏效尤捷;⑤若用药8疗程后仍无效者应更方治疗。

10.2 息肉雾化汤

干祖望,《辽宁中医杂志》(7)年

苍术20克,白芷20克,乌梅15克,五味子15克。

水煎。蒸气吸入法:即先用厚纸做成一个漏斗样物,然后将上药加水煎煮,沸后将纸漏斗的大口罩在煎药器的上口,使不漏气,漏斗小口(直径约4厘米)靠近鼻孔部,闭口用鼻呼吸,使蒸汽从鼻孔(腔)吸入,每次熏吸30分钟。每剂可熏吸3~4次。每日1~2次,连续用药1~2个月。

燥湿收敛,芳香通窍。

方中苍术苦温性燥、辛香发散;白芷有辛散除湿、芳香通窍、消肿排脓之功;乌梅、五味子有酸敛收涩之效。蒸汽吸入鼻腔,使之“清气”对抗鼻窍中浊气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方具有消除、缩小或控制复发的作用。

鼻息肉、鼻息肉手术后、中鼻甲息肉变,下鼻甲肥大、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和肥大性慢性鼻炎。

疗效显著。一般须坚持用药20~30剂,方能收效,坚持用药,必获痊愈。

10.3 藕节散

程爵棠,《中医杂志》(6)年

生藕节炭(连须)60克,乌梅肉炭30克,白矾15克,麝香1克(或以冰片3克,僵蚕9克代之)。

共研细末。先将生藕节晒干,乌梅肉放在新土瓦上,用另一土瓦盖住并置于炭火上(文火)焙焦成黑炭样、研末、称准、合匀,入白矾、麝香(或冰片、僵蚕)同研极细末,合匀,贮瓶备用,勿泄气。用时,每取少许(约0.1~0.15克)吹在鼻息肉上,每日吹6~8次。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停药1天,再继续用药,至痊愈为止。深部息肉可用玻璃棒点药。或用药棉蘸药塞鼻,每日3次。

逐瘀消积、散结通窍。

本病多因湿热内郁、痰瘀凝结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鼻腔慢性炎症刺激引起鼻黏膜水肿及组织浸润而成。治宜化积消息肉、消炎通窍。方中藕节炭,煅后药失寒涩之性而成散结化瘀止血化积之用,且能通窍,故为君药;臣以白矾消炎涤垢;乌梅肉炭,化积、消息肉;佐以麝香芳香通窍、消瘀化积,且药力强、俾药力直达病所(或冰片、僵蚕芳香通窍,消炎散结)。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化积消息肉、消炎通窍之功,故用之奏效颇捷。

鼻息肉或术后复发。

治疗35例,痊愈27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疗效标准同息肉消化散。连续用药1疗程7例,2疗程11例,3疗程以上17例。

据临床观察,本方对于通窍、消化息肉和伴随症状的改善均有较好的疗效。用冰片、僵蚕代替麝香用之,效果亦佳。年通过临床实验研究,依本方加甘遂、杏仁各15克(名加味藕节散),经试验数例均获显效或痊愈,总有效率达96%以上,疗效比原方为优。

治鼻息肉偏方

内服方:苍耳子、石膏各30克,川芎、防风、白芷、细辛各20克,荆芥、辛夷、羌活、苏叶、牙皂各10克。

内服方:苍耳子、石膏各30克,川芎、防风、白芷、细辛各20克,荆芥、辛夷、羌活、苏叶、牙皂各10克。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10克冲服,每日服3次,21天为1个疗程。

外用方:乌梅肉炭、硼砂各9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涂擦患处,或用香油调涂,每日1次,5日为1疗程,至愈为止。

鼻息肉辛荑15、藳本15、防风15、白芷15、升麻10、木通10、川弓15、甘草10、细辛3、茶叶(苦丁茶)1、水煎服3-5服(喝药到见效时,会流鼻水!流到不会自动流时,则痊愈。)辛夷散   辛夷散里藁防风   白芷升麻与木通   芎细甘草茶调服   鼻生息肉此方攻治鼻息肉

治鼻息肉立愈方:

连藕节晒干烧成灰,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塞入鼻孔中,每日二次,三天见效,鼻息肉可除

鼻中息肉。用棉裹丁香塞鼻内

鼻生息肉∶承浆(三分推上复下)

1藕节炭2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每用时取少许醋调糊状,于每晚睡前用细棒取药敷于息肉面上,,次晨针管吸温水洗去,一般7---15天即萎缩消失。

2枯矾适量研细末,用针管吸温盐水冲洗患处,然后用适量枯矾末撒与医用棉花上,塞入鼻腔,每日如法换药一次,一般5--10天息肉即消失

3、治鼻中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几天后,息肉脱落。又方: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盐梅肉五个,麝香少许,捣匀,捏成丸子,用棉花崐裹着塞鼻内,息肉自下。

4、鼻息肉的治疗便方: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5、鼻息肉的治疗验方:用棉裹丁香塞鼻内。

6、鼻中息肉:用梁上尘吹鼻中,有效。

7、鼻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8、鼻息肉:取杏仁3克研为细末,加轻粉3克,雄黄4克,麝香1克,装瓶密封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末少许,涂在息肉上,每日1次,一般用药1周可愈。

鼻痔散:乌梅30克猪蹄甲15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5克苍耳子5克制法:猪蹄甲炒碳和诸药共研细粉,备用用法:取药粉适量吹入鼻中主治:鼻息肉方解:乌梅味酸,善收敛,能消一切皮肤赘生物为君,猪蹄甲善消诸痔(鼻息肉中医称鼻痔)为臣,佐以穿山甲皂角刺溃坚散结,使以苍耳宣通鼻窍,又为药引。诸药合用无坚不摧。付济华.9.1

猪蹄甲穿山甲沙炒苍耳子生用

慢性鼻炎、鼻息肉外治方

一男,感冒一月而愈,现鼻不通利,不闻香臭,流少量黄涕。每当运动劳作后则通,随后又塞。多方治疗却收效甚微,诊断:慢性鼻炎枯矾6克藜芦3克细辛6克辛夷花6克(炒焦)南瓜蒂5克猪牙皂5克以上药共为细未,加梅片3克研匀入罐密封,当鼻烟吸,不限次数。方中枯矾收敛去毒,祛瘀生新,藜芦有毒可祛恶疮,鼻息肉。辛夷,细辛二药解表通鼻窍;南瓜蒂清热消肿,猪牙皂祛痰开窍,散结消肿。以上药性味较猛烈不可口服,部份人吸后鼻涕会增多,此属正常现象。这类病用口服药大多收效不大,经外治法却收效较满意。

治疗鼻息肉 苦丁香、细辛、苍耳子、辛荑各6g,僵蚕9g,共研细末,加冰片0.5g,顽固性鼻息肉可再加硇砂3g.用时以本药少许吹撒於鼻息肉处,每日2次.对息肉深者用少许脱脂棉蘸药塞放於息肉处,每日1次.

金耳环10克,千打锤10克(可换成中药细辛10克,苍耳子10克),在加中药:菊花10克,白芷10克,猫爪草10克,川贝10克。

方法:将药放入药罐泡15分钟再用大炎煮烧开后在改用小火炆10分钟。即可熏鼻,熏10-20分钟后将药盛出分早中晚三次喝。

治鼻息肉验方□郭旭光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鼻息肉为在鼻内赘生的良性肿物。中医称本病为“鼻痔”。患者多因素食辛辣厚味,使湿热内生,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湿热邪侵袭致肺经蕴热,失于宣畅,湿热渐积鼻窍,留伏不散,凝滞而成息肉。可取生藕节连须60克于新瓦上焙焦,乌梅肉焙焦30克,白矾15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令泄气。每取少许药末吹患侧鼻孔,每小时1次,5日为1疗程,至愈为止。

1:石胡荽一钱、按塞鼻中。按∶石胡荽气温而升、味辛而散阳也。其除翳之功尤为显神妙。石胡荽又名鸡肠草、天胡荽。2:鹅不食草搞汁煎膏一两,炉甘石三钱火锻童子尿淬三次,上等磁器末一钱五分,熊胆二线,硇砂少许,金不换散三线为极细末,溶成膏,点于翳上,时过三时.施术者念一咒语,玄一玄!呵呵患者咳嗽一下,大叫一声“下来!”其目翳脱出!观者及患者无不叹其神矣!对您感激涕淋也!再用黄连,黄柏汤洗净,如仍有翳,再点一次噢(看来您运气不佳,或制药不良或其中某药已失效也)一般不会超过三次!笔者自小走方医中,用此法试校千人多数一次即可,而极小数用了二次也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哪家医院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zz/1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