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逻辑变了,房企的明天究竟在哪里

 

王家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4074304468086937&wfr=spider&for=pc

文/马光远

刚刚过去的年,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新冠疫情持续,房地产调控的力度空前,全年出台房地产调控超过次,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数据下滑,土地市场遇冷,流拍率上升。然而,尽管市场遇冷,房地产交出的成绩单却并不差。年前11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突破亿元,同比增长8.5%。在四季度政策和市场都逐步回暖的情况下,年全年销售面积再次突破17亿平方米、销售金额超过17万亿元已成定局,甚至有人预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可能双双突破“18”。考虑到这是在疫情和严厉调控的双重压力下的数字,的确在某种层面说明房地产行业的韧性之强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这也是我们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判断的基本逻辑之一。

从房企的业绩来看,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头部企业的分化比较明显。克而瑞统计显示,年,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达到.5亿元,同比增幅达19.8%,较年增长42%。尤其是排名第一位的碧桂园,年全口径销售金额.2亿元、操盘金额.6亿元,均是亿档次的唯一,权益金额也是唯一一家破五千亿的房企。这已经是碧桂园连续五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即使在行业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了很强的销售韧劲。

面对市场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在思考房地产将如何走,房地产的下一步在哪里,的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记得年年底,我提醒房地产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金融新周期”,告别高杠杆模式时,很多房地产企业嗤之以鼻,依然我行我素;年,当我提出房地产20年的大周期已经结束,市场将会“变天”时,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zz/16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