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普外科成功开展ERCP技术
1月3日,48岁的男性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伴皮肤黄疸2天”入院,既往体检,有胆囊结石,肝脏及胰腺未见占位。患者入院时全身皮肤、巩膜均黄染,检查结果显示,淀粉酶正常、脂肪酶增高、肝功能异常。影像结果显示,胆总管结石、胆汁淤积,目前无化脓性胆管炎表现。完善相关检查,经郑向文院长及内镜室孟凡军副主任医师研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孟凡军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行ERCP术
孟凡军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行ERCP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管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经过两天的治疗,病人的皮肤转变为正常颜色,鼻胆管引流通畅,液体颜色明显减轻。患者不开刀、痛苦小、恢复快,正常进食后无任何不适反应,腹痛、黄疸彻底消失,拟于择期行胆囊切除。
什么是ERCP术
孟凡军副主任医师介绍,ERCP技术是近年来医学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医生通过患者口腔插入与普通胃镜相似的十二指肠镜到胃下方的十二指肠,在镜下对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并进行微创治疗。医生不用开膛剖腹,仅用一根细的十二指肠镜就能通过胰胆管在肠道的开口进行胆管结石取出、支架放置、胆道疏通等微创胰胆疾病手术。
ERCP胆总管取石示意图
ERCP适应症
据了解,一般认为凡疑有胰胆疾病者均为ERCP适应症,包括:
1、疑有胆管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或梗阻性黄疸且原因不明者;
2、胆囊切除或胆管术后症状复发者;
3、临床疑有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或复发性胰腺炎缓解期;
4、疑有十二指肠乳头或壶腹部炎症、肿瘤、胆源性胰腺炎须去除病因者;
5、怀疑有胆总管囊肿等先天性畸形及胰胆管汇流异常者;
6、原因不明的上腹痛而怀疑有胰胆道疾病者;
7、因胆胰疾患需收集胆汁、胰液或行Oddi括约肌测压者;
8、因胰胆疾变需行内镜下治疗者;
9、胰腺外伤后疑胰管破裂者;
10、胆道手术后胆汁漏、疑有误伤者;
11、疑胰腺先天性病变;
12、某些肝脏疾患,如肝癌伴梗阻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伴肝内胆管炎者。
胰胆管结构示意图
在内镜技术中,ERCP是难度系数最大的,十二指肠开口处的括约肌影响微创手术器械的插入,只有技术娴熟的医生,才能保证手术成功率,避免相应并发症发生。上述该例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小,结石嵌顿并局部轻微炎性狭窄,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孟凡军副主任医师通过取石网篮及取石球囊将大结石取出,顺利完成手术。我院目前已经常规开展该项手术。
编辑:包琪供稿:方洲审核:康国莉签发:刘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zz/1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