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日偶然看到一篇文章:《郭生白讲胆结石》。
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的:
学生:师父,我想问一下,这个方子对于胆结石已经占了胆囊的80%,可以用吗?
郭老:这个问题我还得问你,你表述不清楚,是一块占了80%还是多块呢?是泥沙性的还是……
学生:不是,是那种一块一块的石头,颗粒最大的好像有四点几,毫米还是厘米?对,是四点几厘米,都挺大的了。
郭老:那出不来,要是四点几厘米跟鸡蛋似的,有那么大,那是另当别论了,就不是胆囊炎了。
学生:不是,它是结石、胆结石。
郭老:咱现在是说胆囊炎。任何一个医学体系都是有极限的。你要说像鸡蛋那么大的胆结石,你还有什么法吗?要我说的话我有,我就根本不让它结石,何必等到鸡蛋那么大呢,明白吗?他那是一个非常不智慧的事情,胆结石并不是没有感觉,是因为无知才没有感觉。所以呀,这个医文化一定要走在医学的前沿,或者是早期要普及医文化。这是21世纪中医必须要做到的。医文化,如果医文化的事情做好了,医学上就不再有这种问题了。它所起的作用,不是一个临床医学就能做到的。我们首先是让人不生病,西方医学对于人类的不生病,它的能力是在外环境当中,而中医让人不生病,它的能力是在人的内环境中,听明白了吗?那天有一个人在搞生态环境,他说哪几个部委如何如何,我说你们成不了功。他听着很不高兴,说他们是国家行为,有多少多少个部。我说你再添18个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说为什么呀,我说你顶着天也解决不了二分之一,他还是没有明白。我说你们是整治外环境,对内环境你们一无所知,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是内因为主,外因只是一个条件,他听着忽然明白了。我说你去汇报给你们的领导,我说你们成功不了,成功也是外环境成功,内环境你们成功不了。听明白了吗?你说这个问题好像是很难,其实非常简单。我们本来没有这个病,我们这个体系没有这个病,是没有这个病好啊,还是有这个病后把胆摘除了好啊?
学生:没这个病好。
郭老:我看是没有这个病好,什么病都没有是最好。
郭老是中医界泰斗,生于年,仙逝于年。
我在这里讨论这个,完全是就事论事,跟中医同行者作一个探讨,并非对死者不敬。
我非常钦佩郭老为中医复兴而孜孜以求的精神,也非常认同郭老关于防病于未然的理论。
但是这段对话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中医人逃避问题、转移话题的做法。
这个学生问的非常尖锐,就是一个鸡蛋大的胆结石,问你能不能把它给治了。
郭老讲了半天也没讲到重点,到底能不能治、怎么治?在没讲怎么治好之前,讲这些防病的理论,我认为都是扯淡。治好了再来讲,人家才信服你。
你就一句话:这个结石不做手术、服中药就可以治好!接下来你再来给大家科普,防病比治病更重要。这样才叫以理服人。
中医是用来治病的,没有疗效,不用西医来黑咱们,患者首先就不会相信你,这样中医自然就消亡了。
病人跟我们说身体里面长了囊肿、结石,是希望我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来听你讲,当初如果怎么怎么做,就不会长这个囊肿、结石。这叫事后诸葛亮。
养生、未病先防,是中医文化的一部分,不是重点,更不是全部。古代的中医追求的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而不是“闲来养生、聊胜于无”。
(二)
大家都知道,西医治糖尿病基本上都是一直吃降糖药、注射胰岛素。
大家也知道,西医根本治不好糖尿病,相反,因为长期服药注射,会造成严重的肝肾损伤,比如视力下降、青光眼、下肢水肿、肾衰等。
可很少有人知道,中医鬼才倪海厦曾治愈过无数例糖尿病。
所以,不是糖尿病不可治愈,而是思路不对、方法不对,背后还牵扯到大量的利益。
看看倪海厦怎么说: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始终认为,糖尿病患降低血糖,同时可降低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但美国官方卫生机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严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由于结果出人意外,这项以上万名中老年第二型糖尿病患为对象的研究,已紧急喊停。(读者可知道这研究明明是对民众很有利,但是现在为什么要喊停呢?只因为对西药厂不利,对美国不利,对FDA也不利,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一但被否定,将失去大量的财富,人民的生命怎么能跟钱财来比,对他们而言,钱财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可知道吗?真是太烂了。)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建议,任何病患想换药使用,均需征求医生的意见。目前,研究人员仍不清楚严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的原因。(真是笨啊,答案就在自己说的话中,他们自己都在说严格控制血糖是主要原因这句话,请问读者是谁在严格控制血糖呢?除了使用西药才可以来严格控制血糖,还有谁能呢?)
纽约时报报导,这项六日公布的研究发现,将血糖降到正常浓度的一组,死亡人数较血糖控制较不严格的一组多出五十四人。这些接受实验的病患平均参与四年。上述结果并不代表控制血糖毫无意义。降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患发生肾脏病、眼盲和截肢等并发症,但新发现显示,传统认为把血糖降得越低越好,或血糖应尽量降到正常值的信条,不见得是定律。(这里在胡说八道,真正会发生肾脏病,眼盲,截肢等问题,是因为西药引起的,中医五千年来的文献中,对于消渴病没有这种记载的。)医学专家对上述结果颇感惊讶。「美国心脏病学院」院长杜夫说:「新发现令人不安与困扰。五十年来,我们一直强调降血糖。」华盛顿大学的糖尿病研究人员赫许表示很难向病患解释上述研究结果,许多病患严格执行饮食控制与用药多年,很难说服他们放宽对自己的要求。(自己骗人骗了五十年,谎话说了五十年,已经积非成是,这要怪这些在西药厂中的骗子,现在这些骗子想要说实话却推托说是很难的事,难道还要继续再欺骗下去吗?)预期「美国糖尿病协会」也会陷入两难之境,该组织的指导原则至今仍是患者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些协会现在已经知道过去错了,如果不改,那许多不该死的继续在死翘翘中,这些笨蛋该怎么办呢?)糖尿病分为先天性的第一型糖尿病和成年后罹患的第二型糖尿病,后者占所有糖尿病的九成五。由于降低血糖理论根深柢固,因此一九九○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肺及血液研究中心」与「国家糖尿病、消化、肾脏疾病研究中心」建议作这项糖尿病研究时,完全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早就说过西医的医学理论是错的,所以完全没有出我的意料之外。)参加研究的对象平均六十二岁,糖尿病史十年,除了高血糖,这些病患可能还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毛病。(西医对于心脏病与高血压跟高胆固醇的研究也是错的,他们其实也已经知道,只是不知该怎么说出口,真是不诚实。)研究共分成血糖、胆固醇、高血压三组。血糖的实验已停止,其他两组仍继续进行。血糖组分成两个对照组,严格执行血糖控制的一组,一天可能施打四到五次胰岛素,或一天检查血糖七到八次,有时还配合药物使用,将血糖降到尽可能正常,没想到死亡率还高于血糖控制较不严格的对照组。(这里的另外胆固醇与高血压二组的研究,也会跟降血糖的一组一样,得到相反的结果,我保证他们会把自己吓死。)研究人员原本怀疑某种药物或药物间的交互作用造成这种现象,但经仔细研究分析,已排除这种可能。两组患者的死亡病例也大多是因为心脏病,而非其他不寻常的死因。这项颠覆性的发现究竟原因为何,有待进一步研究。(造成糖尿病病人因为心脏病而死的主因是因为使用控制血糖药物所造成的副作用,并不是因为血糖高而造成心脏病死亡的。)
所以说,西医要么是真的看不好某些病,要么是背后有太多的利益关系。
真正能做到“简、便、验、廉”的医院、医生,凤毛麟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运气”。
(三)
对中国人来说,“文学”这个词,至少有一半指的是诗歌。
在古代,不会写诗的人真的很少很少,不信你去读历史,基本上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会写诗。
像岳飞这样的武将,有很多人都留下了诗词;中医就更不用说了,诗词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名人都会写诗(而且大多书法也特别棒)。
《红楼梦》之类的文学作品自然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在古代几乎就没有不会写诗的文学家,因为诗词是中国文学最璨灿的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的根。
可是到了现代,你看看中国作协的那些主席、副主席,有几个能正儿八经的写出几首诗词的?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网上找了很久,就找到这五首诗,大家可以点击放大,欣赏一下这几首诗,反正我是欣赏不来——坦白说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也叫诗,难道真的把一句话分成几行就是诗?而且——还堂而皇之的当上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主席!
丢脸呀!
(图片来源: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zlyy/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