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年执业医师考生顺利通过综合笔试,红旗医考特意整理了口腔医师综合笔试模拟试卷,供大家备考练习,如下:
1.髁突、关节盘相对移位时,其弹响性质是[1分]
A.开口初或闭口末单声弹响
B.开口末或闭口初单声弹响
C.连续摩擦音
D.多声破碎音
E.爆裂音
参考答案:A
解析: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弹响发生在开口初期,为单声清脆音;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发展为开口中期以至末期的弹响。
2.进行单侧唇裂整复术最适合的年龄为[1分]
A.出生后即刻
B.1~2个月
C.3~6个月
D.6~12个月
E.1~2岁
参考答案:C
解析:唇裂修复修复时间:单侧3~6个月;双侧6~12个月。
3.污染创口处理原则[1分]
A.不主张初期缝合
B.缝合放置引流
C.每天定时打开观察
D.口内5天拆线
E.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参考答案:B
解析:污染创口的处理
(1)污染创口也应力争作初期缝合。由损伤引起者则应在彻底清创后进行;可能发生感染者,缝合后应置引流物;对不能进行缝合的创口,如腭裂手术后的松弛切口,应覆盖包以碘仿纱条的油纱布。
(2)经缝合后的污染创口,除为拔除引流物或怀疑创口有感染外,一般不宜随意打开敷料观察。
(3)面部的污染创口经缝合者也可早期暴露。
(4)污染创口的拆线时间,位于口外者与无菌创口相同;口内创口应在术后7~10天拆线,腭裂术后的创口缝线应延长至10天以上拆除。对于不合作的小儿患者,口内缝线可不必拆除,任其自行脱落。
(5)污染创口应给予抗感染预防措施,如抗生素等。若怀疑可能出现破伤风杆菌感染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口腔内有创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选用漱口剂含漱。
4.牙颌面畸形的临床分类中,不包括[1分]
A.颌骨发育过度
B.颌骨发育不足
C.长面畸形
D.不对称畸形
E.后天性畸形
参考答案:E
解析:牙颌面畸形分类颌骨发育过度所致牙颌面畸形
(1)上颌骨发育过度(AngleⅠ类或Ⅱ类(牙合))
(2)下颌骨发育过度(AngleⅢ类(牙合))。
(3)上下颌骨发育过度((牙合)关系视上、下颌骨发育过度的程度而有不同)。
颌骨发育不足所致牙颌面畸形
(1)上颌骨发育不足(AngleⅢ类(牙合))。
(2)下颌骨发育不足(AngleⅡ类(牙合))。
(3)上下颌骨发育不足((牙合)关系视上、下颌骨发育不足的程度而不同)。
长面畸形(AngleⅡ类(牙合))通常伴有下颌发育不足及开(牙合)。
牙源性错(牙合)畸形(AngleⅠ类(牙合))错(牙合)可表现为多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类型为上前牙前突(伴深覆(牙合)或开(牙合),下前牙前突(反(牙合)或伴开(牙合))以及牙排列拥挤、错位等。
复合性牙颌面畸形上述各类畸形在不同个体可形成相互交叉的复合类型,如:上颌发育过度伴下颌发育不足(AngleⅡ类),伴开(牙合)或不伴开(牙合);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过度(AngleⅢ类),伴开(牙合)或不伴开(牙合);下颌发育不足(AngleⅡ类)伴面下1/3高度正常或变短等。不对称性牙颌面畸形
5.下列哪种肿瘤一般不应做活组织检查[1分]
A.转移性肿瘤
B.恶性黑色素瘤
C.恶性淋巴瘤
D.恶性肉芽肿
E.皮肤癌
参考答案:B
解析:活组织检查是从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通过适当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病变性质、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的方法。血管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一般不作活组织检查,以免造成大出血或肿瘤快速转移。
6.主张腭裂早期手术的时间一般是患儿在[1分]
A.出生时
B.出生后3~6个月
C.出生后7~9个月
D.出生后8~18个月
E.2~3岁
参考答案:D
解析:腭裂修复术最合适的手术年龄,至今在国内外仍有争议,其焦点是:手术后的语音效果和手术本身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早期进行手术,约在8~18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学龄前,上颌骨发育基本完成后,即5~6岁左右施行为好。目前,腭裂修复多选择在患儿12~18个月时进行。
7.下列涎腺肿瘤最易侵犯神经的是[1分]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泡细胞癌
C.腺样囊性癌
D.腺癌
E.导管癌
参考答案:C
解析: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①肿瘤易沿神经扩散。
②肿瘤浸润性极强。
③肿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转移,转移率高达40%,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血液循环转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转移部位以肺为最多见。
④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一般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但位于舌根部的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以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⑤肿瘤细胞沿着骨髓腔浸润。
⑥单纯放疗不能达到根治。
⑦腺样囊性癌除实性型以外,一般生长缓慢,肺部转移灶也进展缓慢,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因此,即使出现肺转移,如果原发灶可以得到根治,仍可考虑行原发灶的手术治疗。
8.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时机主要是依据[1分]
A.单侧还是双侧
B.裂隙宽度大小
C.患者发育情况
D.正畸治疗基本完成
E.手术侧恒尖牙未萌,牙根形成2/3
参考答案:E
解析:牙槽突裂植骨术一般是患者的年龄在9~11岁,即尖牙未萌、根形成1/2到2/3时。在尖牙未萌出前植骨,可使尖牙通过移植骨区萌出,刺激新骨的形成。植骨太早,影响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如果牙已萌出再植骨,则移植骨难以改善牙的牙周支持,同时常因植骨块吸收使牙槽突的高度恢复到术前的水平。
9.涎腺造影的禁忌证是[1分]
A.涎腺急性炎症期间
B.患有出血性疾患
C.使用抗凝血药物
D.开口受限
E.腺体外肿物
参考答案:A
解析:唾液腺造影术适应证①唾液腺慢性炎症;②舍格伦综合征;③唾液腺良性肥大;④唾液腺肿瘤;⑤涎瘘;⑥导管阴性结石;⑦确定唾液腺周围组织病变是否累及腺体与导管等。
唾液腺造影术禁忌证①对碘过敏者;②唾液腺急性炎症期间;③唾液腺导管阳性结石,以避免注射造影剂时将结石向后推移。
涎腺急性炎症期间不宜做造影,这是因为造影剂可通过薄弱的导管壁,进入导管周围组织,导致炎症扩散。张口受限只是注入造影剂困难但并不是禁忌证,排除D。
10.腮腺区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不宜[1分]
A.面神经保留不能勉强
B.一般不做颈淋巴清扫术
C.术后辅助放疗
D.疑有血行转移可辅以化疗
E.涉及下颌骨时,应行下颌骨部分切除
参考答案:B
解析:黏液表皮样癌根据黏液细胞的比例、细胞的分化、有丝分裂像的多少,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高分化或低分化两类。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大不一样。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属高度恶性肿瘤,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可出现血行性转移。术后易于复发,患者预后较差。
治疗以手术为主,高分化者应尽量保留面神经,除非神经穿入肿瘤或与肿瘤紧密粘连。分离后的神经可加用术中液氮冷冻及术后放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高分化者如手术切除彻底,可不加术后放疗,而低分化者宜加用术后放疗。高分化者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低分化者则可考虑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因此,对于黏液表皮样癌,病理分级是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11.99m锝核素扫描对以下哪种肿瘤有特殊的诊断意义[1分]
A.多形性腺瘤
B.黏液表皮样癌
C.腺样囊性癌
D.腺泡细胞癌
E.沃辛瘤
参考答案:E
解析:沃辛瘤99mTc核素显像呈“热”结节,具有特征性。
12.关于腺样囊性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1分]
A.最常见于下颌下腺,其次为腭部小涎腺
B.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C.浸润性极强,易沿神经扩散
D.易血行转移至肺
E.不能依据有无骨质破坏来判断颌骨是否被肿瘤侵犯
参考答案:A
解析:腺样囊性癌最常见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①肿瘤易沿神经扩散。
②肿瘤浸润性极强。
③肿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转移,转移率高达40%,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血液循环转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转移部位以肺为最多见。
④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一般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但位于舌根部的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以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⑤肿瘤细胞沿着骨髓腔浸润。
⑥单纯放疗不能达到根治。
⑦腺样囊性癌除实性型以外,一般生长缓慢,肺部转移灶也进展缓慢,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因此,即使出现肺转移,如果原发灶可以得到根治,仍可考虑行原发灶的手术治疗。
13.唇、舌、耳、鼻及眼睑断裂伤,离体组织尚完好,应尽量将离体组织缝回原处,但一般不宜超过[1分]
A.1h
B.2h
C.4h
D.6h
E.8h
参考答案:D
解析:唇、舌、耳、鼻及眼睑断裂伤:如离体组织尚完好,伤后时间不超过6h,充分清洗,抗生素液浸泡,受伤部位修剪成新鲜创面,用细针细线缝回原处。术后注意局部保温,全身应用抗生素。有条件可加用高压氧和高氧液治疗,以增加成活的几率。
1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之一,以下列哪一年龄组患病率就诊率最高[1分]
A.50岁以上
B.20岁以内
C.20~30岁
D.40~50岁
E.50岁以上
参考答案:C
解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就诊率最高。
15.脑脊液耳漏多见于[1分]
A.LeFortⅠ型骨折
B.LeFortⅡ型骨折
C.LeFortⅢ型骨折
D.颧骨骨折
E.颧弓骨折
参考答案:C
解析:LeFortI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骨折线从梨状孔水平、牙槽突上方向两侧水平延伸至上颌翼突缝。
LeFortⅡ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再沿上颌骨侧壁至翼突。有时可波及筛窦达颅前窝,出现脑脊液鼻漏。
LeFortⅢ型骨折: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使面中部凹陷、变长,此型骨折多伴有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出现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16.涎石病最好发于[1分]
A.腭腺
B.唇腺
C.舌下腺
D.下颌下腺
E.腮腺
参考答案:D
解析:涎石多发于下颌下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②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
17.应暂缓拔牙的情况是[1分]
A.妊娠4、5、6个月
B.糖尿病的血糖mg/dl,尿糖(+),无酸中毒
C.急性智齿冠周炎伴咬肌间隙感染
D.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后心率低于/min
E.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mmHg
参考答案:C
解析:妊娠:对于引起极大痛苦、必须拔除的牙,在妊娠期间皆可进行,但对选择性手术,则应在怀孕的第4、5、6月期间进行较为安全。
糖尿病: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是拔牙术的禁忌证,如需拔牙,血糖应在8.88mmol/L(即mg/dl)以内,且无酸中毒症状时才可进行。
甲状腺功能亢进:拔牙可导致甲状腺危象的发生。必须拔牙时,应在治疗后,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脉搏不超过次/分时进行。手术前后应采取抗感染措施,局麻药中不应加入肾上腺素。
高血压:单纯性高血压,无其他并发症,如脑、心、肾器质性损害,一般是可以拔牙的。血压如高于/mmHg时应先进行治疗。
炎症与恶性肿瘤:急性炎症伴有尚未得到控制的蜂窝组织炎时,应首先控制蜂窝组织炎,引起感染的牙的重要性是第二位的。但为了更好地控制炎症,一有可能,即应及时拔除患牙。急性冠周炎时阻生牙的拔除创伤大,可导致炎症扩散,应在炎症控制后拔除。急性牙龈感染和急性传染性口炎均应推迟拔牙时间。
18.腭裂术后穿孔或部分裂开,术后至少多长时间可行二期手术[1分]
A.1~2个月
B.3~4个月
C.5~7个月
D.6~12个月
E.1岁以后
参考答案:D
解析:腭裂术后创口裂开或穿孔(腭瘘):无论范围大小,都不应急于立即再次手术缝合,建议术后6~12个月,嘱患者复诊后再行二期手术为好。
19.关于血管吻合的基本要求中,哪项是错误的[1分]
A.吻合口的血管内膜应紧密接触
B.血管外膜可植入吻合口
C.吻合口不产生狭窄
D.吻合后的血管应无张力
E.针距边距大小对吻合效果有影响
参考答案:B
解析:显微血管缝合术的基本要求是:①吻合口的血管内膜应紧密接触;②没有外膜植入吻合口;③吻合口不产生狭窄;④吻合后的血管应无张力。
20.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因素中,可除外的是[1分]
A.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B.病人自身条件
C.手术创伤
D.种植体应力分布的合理性
E.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
参考答案:E
解析: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因素:
(1)手术创伤
(2)患者自身条件
(3)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种植体外形设计
(5)种植体的应力分布
(6)种植体的早期负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zlyy/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