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宝健世元扬州自主健康
中医基础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先天与后天五行关系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三、五味与五脏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四、五色、五谷与五脏
1、肝色青:宜食糙米、牛肉、枣、葵;青色应肝,所以想要面色红润,不宜以素食为主。
2、心色赤:宜食小豆、犬肉、李、韭;赤色应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补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红苹果。
3、肺色白:宜食麦、羊肉、杏、韭;白色应肺,想肌肤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牛奶一类。
4、脾色黄:宜食大豆、栗;黄色应脾,所以面色暗沉的人,可辅以黄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等。
5、肾色黑:宜食肌肉、桃、葱;黑色应肾,所以肤色较深的人少吃色素添加过多的食物。五、五官与五脏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六、五志与五脏
情志泛指人的情感、情绪,也是人的心理活动,亦属于神的范畴。故曰:“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脏象类》)。对于情志的分类,中医学有五志说和七情说之分,五志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五,即怒、喜、思、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称五志。喜怒思忧恐是人们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整个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志活动要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来,故也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1、“心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2、“肝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3、“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4、“肺在志为忧(悲)”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5、“肾在志为恐” 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七、五季与五脏
1、春宜升补:春季阳气初生,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向上,内应肝脏,应根据春季的特性,因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生姜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调动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和。
2、夏宜清补:夏季炎热、火邪炽盛,万物繁茂,内应心脏,应根据夏令之时,人体脏腑气血旺盛,采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清淡、清热之品调节人体阴阳气血。
3、长夏宜淡补:长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降,低湿上蒸,湿热相缠,内应脾脏,应采用赤小豆、绿豆、藿香等淡渗之品,利湿健脾以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4、秋宜凉补: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气候干燥,内应肺脏,此时五脏刚从夏季旺盛的代谢中舒缓过来,应采用百合、黑芝麻等滋阴生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
5、冬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桂圆、核桃仁、阿胶等温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之不足,是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要你掌握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到日常的养生中,相信您自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神志,又称神明、精神。志为情志,亦属于神的范畴。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观点,认为神的含义有三:其一,泛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包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即中医学中狭义的神。人的神志活动主要包括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即喜、怒、思、忧、恐)两个方面。
五神与五脏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1)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故曰:·“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类经·脏象类》)。
(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故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类经·脏象类》)。魄与生俱来,“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藏气,气舍魄”(《灵枢·本神》)。故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故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灵枢·本神》)。
(3)肝藏魂: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一是指梦幻活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类经·脏象类》)。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所谓“肝藏血,血舍魂”(《灵枢·本神》)。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但魂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类经·脏象类》)。
(4)脾藏意: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心有所忆谓之意”(《灵枢·本神》)。“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类经·脏象类》)。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脾藏营,营含意”(《灵枢·本神》)。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
(5)肾藏志:志为志向、意志。“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神》):即意已定而确然不变,并决定将来之行动欲付诸实践者,谓之志。故曰:“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类经·脏象类》):意与志。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为意志。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所谓“志者,专意而不移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思。“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意识活动亦正常。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
七情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之为七情。“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的意识思维虽由心所主宰,但其功能活动受五脏的调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藏神,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可见“喜”是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有利于“心主血”,但喜乐过甚则伤神,喜乐者神惮而不藏。肺藏魄,在志为忧,人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为魄之灵,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精神活动。
年老时肺气虚衰,语言善误,这从病理上阐明了肺与魄的关系。肝藏魂,在志为怒,魂乃神之变,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魂的精神活动包括谋虑,故又有肝主谋虑之说。怒是情绪激动时的一种精神变化,是不良刺激;怒伤肝,常致血液上逆,气机升泄。脾藏意,在志为思。意,是意识;思,是思考。正常的思考有赖脾的健运,思考过度或所思不遂则能导致情绪抑郁,饮食不思等,即所谓“思虑伤脾”。肾藏志,在志为恐。
恐与惊相似,惊为不知受惊,恐为自知而怯。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伤肾,气机紊乱。由此可见,人体的神魂意魄志及喜怒思忧惊等精神意识活动都依靠五脏的功能调节,但主导于心。
先天与后天五行关系
五行学说的实质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宇宙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太上化道度世仙经》中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乃造化万物,配合阴阳,为万物之精华者也。”
中医的两个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反映内在脏腑病变。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局部疾病,要放到整体环境中讨论。
2.辩证论治:证,指疾病的原因和性质。不同于“症”,症是指疾病的现象,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
同病异治:呼吸问题可能由肺、肾、或心脏疾病引起,要用不同方法解决。
异病同治:85%以上疾病与免疫失调有关。固本扶正、调节免疫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阴阳学说: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阴——静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说明病理变化及诊断疾病: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1)阳虚——寒症——功能衰退
症状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夜尿多(五更泻)
(2)阴虚——热症——功能亢进
症状表现:五心烦热、面色潮红、烦而多言、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尿黄、便干。
病机:邪正斗争,阴阳失调。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邪入里为病进。
防治原则:无病防病(病前)、既病防变(病中)、愈后防复(病后)
治则:治病求本。急治标,缓治本。
气与血:气的作用——推动、温煦、防御
血的作用——脾胃化生而来,精血同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相生是发展、相克是平衡。
五脏
一、心
主神志——心血不足,导致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神志不宁。
心脑血管方面常见问题:高血压、高血脂、低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后遗症、心肌炎、贫血。
宝健产品配伍:磷脂E、S茶、牛初乳、螺旋藻、复合蛋白粉、胶原蛋白、多元纤维。
磷脂E: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
S茶:抑制病变、净化、抵抗病毒、排毒消炎;
牛初乳:能够与病原体及毒素等结合,使其丧失破坏机体健康的能力,可与病原体发生凝集反应;
复合蛋白粉:调节机体平衡、酸碱平衡及体液平衡;
螺旋藻:促进血红蛋白形成,促进造血功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
胶原蛋白:有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是心脏骤停者的理想补品;
多元纤维:燃烧脂肪,清除过多乳酸,调节血脂,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肺
主气——司宣肃——肺失肃降,呼吸短促、喘息。
开窍于鼻——鼻塞流涕。主皮毛—温养肌肤,润泽皮毛,调节体温。宣发失常,易感外邪,皮毛憔悴枯槁。
常见问题: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严重疾病配合药物。
宝健产品配伍:磷脂E、S茶、牛初乳
磷脂E:活化细胞,提升免疫力;
S茶:控制并减轻症状,清除自由基,有效阻止发炎;
牛初乳:杀菌消炎、增强免疫力、抗过敏、改善患病器官和病体的营养状况,促进受损细胞修复和再生。
三、脾后天之本
主运化——脾失健运,导致腹胀腹泻,水肿泄泻。脾气不升,可导致内脏下垂。
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脾不统血,导致便血、尿血、妇女崩漏。
消化系统常见问题:胃炎、肠炎、溃疡、便秘、腹泻(结肠炎)、胆囊炎。严重疾病配合药物。
宝健产品配伍:磷脂E、甘维康、螺旋藻、复合蛋白粉、谷维源、多元纤维。
磷脂E:促进细胞活化,组织修复、再生;
甘维康:预防溃疡,减轻损伤,修补胃黏膜;
螺旋藻:建造有益的乳酸杆菌群,有效提升肠道的免疫功能,抗黏膜组织炎症,促进粘膜再生;
复合蛋白粉:优质蛋白中含有全面、丰富、均衡的必需氨基酸,补充胃部营养;
谷维源:超纤维能够深度清理肠道杂质及粘附滞留在肠道的刺激性物质,促进排泄,预防结肠癌;
多元纤维片:改善肠道环境。
四、肝主疏泄
1.情志方面——肝气亢盛,则见失眠多梦、头痛头胀、头晕目眩,肝气抑郁可见胸肋胀满;
2.消化方面——肝失疏泄,导致呕恶、腹痛、腹泻;
3.气血方面——经行不畅,痛经、闭经、不孕。
主藏血——肝血不足,引起头痛肢麻,月经减少或闭经。
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出现肢体麻木。
常见问题: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腹水。
宝健产品配伍:磷脂E、螺旋藻、胶原蛋白、S茶、甘维康。
磷脂E:其中的卵磷脂在人体内转变为胆碱后,可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在肝脏内积聚;
螺旋藻:促进肝脏组织的再生,修复肝脏组织细胞,增强肝功能,提供均衡营养,促进脂肪代谢;
胶原蛋白:为肝脏提供蛋白原料,促进肝脏细胞的恢复和新生,防止病变;
S茶: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
甘维康:保肝护肝,对化学性肝损伤由辅助保护功能。
五、肾先天之本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成人早衰、生殖功能障碍、小儿发育迟缓;
2.主骨生髓—老人易骨折、牙松,小儿发育迟缓;
3.主水——小便多、夜尿频、浮肿;
4.主纳气——呼多吸少;
5.其华在发——早白、枯槁;
6.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头晕;
7.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二便失禁,尿频急痛,严重疾病配合药物。
与泌尿系统、肾功能相关常见问题:
肾炎、肾病综合症、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尿频、尿急、尿不净、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头痛失眠。
宝健产品配伍:磷脂E、螺旋藻、牛初乳、S茶、胶原蛋白。
磷脂E:利尿、排毒、消肿、温和降压;
螺旋藻:藻蓝素和藻蓝蛋白提供肌体核酸的活性,修复受损伤的肾脏细胞,补充植物性蛋白,促进细胞再生;
牛初乳:增强抗病免疫机能;
S茶: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
胶原蛋白:利尿、冲刷结石,有效起到排出结石功效。
六腑
(一)胆胆附于肝,内藏胆汁,又称为“中精之腑”。
胆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它的分泌和排泄与肝的疏泄功能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主疏泄,主决断,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能力。胆虽为六腑之一,但它贮藏胆汁,而不接受水谷或糟粕,与其它五腑不同,故又把其归属于“奇恒之腑”。
(二)胃胃上接于食道,下通小肠,其主要功能是
受纳、腐熟水谷。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胃的功能特点是以通降为顺,所以说“胃气主降”。
(三)小肠小肠上接胃,下通大肠。
它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彻底消化,化生精卫元气)和泌别清浊(清—水谷精微,浊—食物糟粕)。
(四)大肠大肠上端接小肠,下端通肛门。
其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和吸收部分水液。
(五)膀胱膀胱位于下腹。
它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这一生理过程也称为“气化”。
(六)三焦上焦指膈以上的胸腔部位,包括心、肺;
上焦主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对身体起营养和滋润作用。若雾露之溉,故称“上焦如雾”。
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如酿酒一样,故称“中焦如沤”。
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肝、肾、小肠、大肠、膀胱等;下焦主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和尿液,有如水液不断向下流通,向外排泄一样,故称“下焦如渎”。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脑
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故称“脑为髓之海”,它的主要功能是主精神、思维和感觉。
神经系统常见问题:头痛失眠——磷脂E、牛初乳、乳钙。
2.女子胞又名胞宫,子宫,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其它方面,严重疾病配合药物。内分泌系统常见问题:糖尿病、痛风、甲亢—磷脂E、牛初乳、螺旋藻。
妇科常见问题: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磷脂E、牛初乳、螺旋藻、胶原蛋白、舒怡。
舒怡:双向调节雌性激素分泌。
再生磷脂E、维佳力、甘维康
免疫牛初乳、S茶、谷维源
活力螺旋藻、西洋参、润口佳、舒怡、多元纤维片
强化乳钙、胶原蛋白、钙纤营养饼干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ys/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