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ERCP取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学习ERCP以来,不知不觉也将近一年时间了。过去的一年里,在陈永忠教授的谆谆教导下,目前已独立完成治疗性ERCP二百余例,初步掌握了ERCP治疗的基本技术。学习期间,遇到了一些有趣的病例,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受,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今天分享一例贲门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行治疗性ERCP的病例。

病例摘要:患者62岁老年女性,以“发热2天”入院,患者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9°C以上,口服柴胡口服液后体温降至正常,医院,查CT示:胆管结石、胆管炎,彩超示:胆总管结石。既往史:3年前行“贲门癌胃大部切除术”,10月前因“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入院后检查:ALT37U/L,AST50U/L,GGTU/L,ALPU/L,总胆红素17.07μmol/L,直接胆红素9.09μmol/L,间接胆红素7.2μmol/L,血常规:WBC3.4×10?/L,中性粒细胞%83.6%,CT示:胃部分切除术后改变,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小结石。

术前阅片:在此多说一句,术前阅片很重要,古人作画,必先心中有景,而后才有画作跃然纸上,我们做ERCP治疗,也有类似的境界。造影剂就是我们的墨,而X线是我们的画笔。术前做好阅片,对患者的胆道及结石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评估,才能在术中做到游刃有余,个人觉得对术中乳头插管及术中策略的选择都有益处。回归病例,阅读这个病人的CT,第一印象是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囊也明显扩张增大,依次阅片发现胆总管下端可见一高密度结石,大小应该在1cm以上。另外,发现了患者的部分胃,当时心中有个想法,虽然患者做过“贲门癌胃大部切除术”,可能手术难度会相对较大,但保留有部分的胃,如果能找到残胃,手术应该能正常进行,心里还是有些信心的。

手术经过:患者取俯卧位,给予地西泮、-2静推,哌替啶肌注,进镜顺利通过咽喉,到达食管,距门齿30cm见一吻合口,吻合口粘膜光滑,吻合口远端可见一盲端和输出袢,输出袢粘膜明显是肠粘膜,没有见到残胃,当时第一反应,胃呢?!

继续进镜,反复多次都没有发现残胃,心里就怀疑,难道胃全切了吗,这个病人估计不能做ERCP了,要放弃吗,转到外科手术?

但又回想阅片时,明明看到了残胃,所以又坚持寻找残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距门齿40cm见到了一个比较隐秘的吻合口,通过吻合口,见到了残胃,当时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自己的心也放下了,手术终于可以顺利进行了。

内镜顺利通过残胃,到达十二指肠降段,见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旁,呈半球形。

因为是术后的病人,解剖结构改变,摆十二指肠乳头相对困难,反复调整,乳头成功摆到11点方向,切开刀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左上方方向插管,轻拉刀,导丝引导下切开刀及导丝顺利插入胆总管,注入碘海醇造影观察,肝内外胆管显影,胆总管明显扩张,直径约2.0cm,胆总管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影。

当时就想,阅片时看到的高密度结石哪去了,行十二指肠乳头大切开后,见大量粘稠混有泥沙样结石的胆汁流出。

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见大量脓液及泥沙样结石流出。

反复冲洗,直到胆汁清亮,取石球囊探查胆总管,取出梭形结石一枚。

回头想想,造影时可能是造影剂浓度太高了,所以造影时结石不明显。以下,手术顺利进行,球囊探查后再次用稀释后的造影剂造影未见结石影,取石充分,置入猪尾鼻胆管一根。手术顺利结束。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发热,肝功能恢复正常,ALT39U/L,AST26U/L,术后第三天顺利出院。

总结:此患者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病例,经追问病史,了解患者胃大部切除,部分结肠代替胃,行食管结肠端端吻合,结肠残胃端侧吻合,进而结肠小肠端端吻合。在此又反应了术前准备的重要作用,术前了解患者手术方式,评估手术难度。常见的影响ERCP操作的手术方式:

1.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

2.Roux-en-Y术式

3.减肥手术

4.Whipple手术

5.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另外,对于这些术后的病人,术中手术者也应该有充分的耐心,要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柳暗花明会又一村。十二指肠乳头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我们,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大家共勉!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ys/6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