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食安民康汇”蓝字 面部凹陷与皮肤松弛和皱纹并称衰老的三大迹象,面部有凹陷的人不仅看起来没有亲和力,也比同龄人更显苍老。
鼻唇沟凹陷
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然而,爱笑的女孩鼻唇沟也不会太浅。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里的胶原蛋白、水分含量会渐渐流失,皮下脂肪也会萎缩下垂,造成皮肤松弛和老化,形成皮肤表面的凹陷,就会产生法令纹。
太阳穴凹陷
太阳穴的位置上称之为“颞”。
颞部凹陷影响脸部的轮廓。太阳穴凹陷,会显得颧骨很高,古时候有“颧骨高,杀夫不用刀”的说法。太阳穴部位的凹陷直接影响脸形上半部分的轮廓,给人一种头小脸大、尖酸刻薄的感觉。而丰太阳穴可以给整个面部带来显著的协调效果。
苹果肌凹陷
“苹果肌”是位于眼睛下方二厘米处的肌肉组织,呈倒三角形状,又称为“笑肌”。
苹果肌凹陷会使很多人笑起来没有亲和力,让人感觉产生一种距离感,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失水、松弛,苹果肌也会慢慢凹陷、下垂,婴儿肥般的少女感就消失了,还会呈现过度削瘦的面相,缺乏亲和力。
额部塌陷
如果额头太小或呈扁平、甚至凹陷状,会给别人一种无精神的感觉,此时采取额部填充术,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如增强面部的丰满度,这样看上去就会呈现出生动柔和的青春气息,给人青春饱满的感觉。
解决面部凹陷,微整形注射是大家现在比较偏爱的面部填充的方法。
玻尿酸也是来自于人体的生物组织,相容性比较好,也不会出现排斥反应,用于填充脸部凹陷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不存在恢复期,不用住院,即做即走,不影响日常生活。注射玻尿酸到需要填充的部位,创伤微小,不会留下疤痕,见效也快。不过,注射玻尿酸丰面颊后,一般在一年左右就会被新陈代谢掉,所以想要维持效果,需要再次补充注射。
除了注射玻尿酸以外,还有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自体脂肪移植。
自体脂肪填充面部凹陷既可以减去身体多余脂肪,又能丰盈面部凹陷处,可谓一举两得。而且,自体脂肪丰脸颊是采用自体组织,不会产生排异反应,注射后效果自然。不过,可能会有一部分脂肪被吸收而影响效果,可选择再次注射的方式来达到精致的效果。
————门诊———
有些咳嗽为什么要去看耳鼻喉科?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除了呼吸道方面的疾病,鼻部、胃部,甚至是心理方面都可能是罪魁祸首。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骆益民提醒大家,长期咳嗽,也要到耳鼻喉科做个检查。
鼻后滴漏导致频繁清喉50岁的戴阿姨咳嗽了两年多,试过很多治疗,从来也没好利索过,老感觉咽部发痒、有异物感,像是“糨糊黏着喉咙”,频繁要清喉。
经过鼻窦CT检查,又结合戴阿姨慢性咳嗽两年多的病史,骆益民诊断戴阿姨是鼻窦炎病发鼻后滴漏综合征。在耳鼻喉科治疗后,戴阿姨的鼻窦炎和鼻后滴漏好了,咳嗽症状也有很大好转。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骆益民医生介绍说,很多患者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多数患者伴有鼻内分泌物后流、口腔黏液附着、咽部发痒、有异物感,并且还有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声音嘶哑,甚至讲话也会诱发咳嗽。
鼻后滴漏综合征在成人中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在治疗上,必须要解决鼻子的问题,对鼻息肉、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原发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减轻降低咳嗽反应。
支气管炎、胃食道反流也会咳不停 除了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道反流、心因性焦虑也会引起慢性咳嗽。胃食道反流咳嗽是因胃酸和其它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若慢性咳嗽时间8周以上,有进食咳嗽、餐后咳嗽等表现,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患者伴有泛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消化内科抗反流诊断性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就可以临床诊断为胃食道反流性咳嗽。
————专科———
孩子肚子疼千万别大意!
医院张颖颖
很多孩子都会叫嚷自己“肚子疼”,那么孩子所谓的“肚子疼”都有哪些可能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应爱娟说,儿童腹痛既可能是功能性的腹痛,也可能是器质性腹痛,在器质性腹痛中既可能是内科性的,也可能是外科性的。腹痛若具有持续性、局限性、固定性的特点、有夜间痛、患儿腹痛时有痛苦
貌、持续4小时以上,那提示器质性腹痛的可能,医院就诊。功能性腹痛具有间歇性、脐周部疼痛,患儿无明显的痛苦貌,无明显的腹部阳性体征,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不影响生长发育及日常活动。功能性腹痛在儿童慢性腹痛中占有比例较高。
器质性急性腹痛首先要排除外科急腹症,例如急性肠套叠、急性阑尾炎、嵌顿疝、卵巢囊肿扭转等,另外内科性腹痛有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急性胰腺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肠炎、肠蛔虫病等等。
一、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突发性呕吐,阵发性哭吵(阵发性腹痛所致)、同时摸到肚子里面好像有香肠样的东西,12小时后小孩拉的都是“果酱”般的大便,就必须照X光检查、B超等检查及时明确诊断。
二、急性阑尾炎:病初一般脐周围产生疼痛,渐渐地疼痛位置转到右下腹,持续一段时间时,会伴有反跳痛、呕吐以及发烧,体温可升高达39℃左右。腹痛时常伴有痛苦貌,孩子常常蜷曲着右腿卧床或弯着腰走路,如果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疼痛的话,他的哭闹也与平时不一样,会蜷缩着身体,并且出冷汗。哭闹如果超过3小时以上,家长应怀疑是否有患阑尾炎的可能。
三、嵌顿疝:这种情形往往发生在原有疝气的小儿身上,可以在腹股沟的位置摸到异物,并且伴有腹痛、呕吐的症状。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而造成腹痛。医院治疗。
四、急性肠炎:常起病急骤,有发烧、腹泻、呕吐的症状,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但腹胀不明显。以夏秋两季多发,主要是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细菌感染。患儿必须隔离,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给孩子玩的玩具可用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的。患儿的床单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消毒。
五、消化性溃疡: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各种各样,不同年龄症状差异较大,多发于学龄期儿童,腹痛症状明显,反复发作,多位于脐周部,有时有夜间痛,腹部检查可有上腹部压痛,患儿可有消瘦、纳差。若有上述症状建议尽早胃镜检查。
六、慢性胃炎:常为反复阵发性腹痛,多无规律,以脐上及脐周痛为主,常同时伴有上腹部压痛、厌食、消瘦、呕吐、泛酸等典型表现。
多数病儿有饥饱不均或喜食生冷史。以往认为慢性胃炎小儿不多见,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容易多吃“垃圾食品”,父母又不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发病率日渐升高。如果反复发作上腹痛或脐周痛的患儿,应及早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七、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绝大多数发生在3~10岁,男孩占57%,发病的高峰为7岁以下的儿童。该病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先有发热、后有腹痛。腹痛的部位可能是弥漫的,但以右下腹最多见。
八、蛔虫病: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蛔虫病目前发病率不高,蛔虫病所致的腹痛,呈突发性的腹痛,痛时孩子屈体弯腰、出冷汗、面色苍白,腹痛以肚脐周围最为严重。偶伴有呕吐,甚至可吐出蛔虫。腹痛能自行缓解甚至消失。每次疼痛发作数分钟,可能隔天发作,也可能每天发作数次。
最后,应爱娟说,导致腹痛的疾病远不止这几种,比如说心肌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首发表现都可以是腹痛,另外如泌尿道结石、胆道结石、胆囊炎,消化道畸形(肠系膜压迫综合征、美克尔憩室)等。患儿如有慢性反复发作性腹痛建议尽早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养生———
“空调病”是不是病?医生告诉你!
空调成了夏天的标配。医院了解到,从接诊的情况来看,发病原因与空调有关的病例数量与日俱增。受访医生指出医学并没有收录一个名叫“空调病”的“病”,因此,“空调病”也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它是指过度使用空调致使人体产生身体上的不适,从而对健康造成潜在影响,避免“空调病”,掌握吹空调的技巧是关键。
TO:关节疼痛者
每隔一段时间抬腿伸腿揉揉腿
空调让70岁的彭奶奶又爱又恨。她体态偏胖,怕热,爱出汗,身体贪恋空调带来的清凉,除了膝部以外。她在年初被查出患上了骨关节炎,发病时,双膝疼痛,难以伸弯,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上个星期,她去打麻将,穿着裙子,没有做格外的关节保护措施,在开着空调偏凉的屋子里呆了一天,第二天早上因为膝关节疼痛难忍,被送到医院骨关节科进行诊治。
健康分析:
医院骨关节科吴克副主任医师介绍,冷气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引发关节疼痛。本身关节就有问题的人群(如有半月板损害、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就更加要注意了。
技巧分享:
那么,市民既要保护好关节,又要享受清凉的环境,要以怎样的姿势打开空调呢?吴克提醒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注意:
首先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如果长时间在空调房里工作,女性最好是披上备用的长袖衣服,膝部最好用毛巾或厚点的衣服加以保护。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以下三个步骤有助于保持双膝的健康、缓解关节疼痛。第一步:坐在地板上,把背部挺直,将右腿伸向前方,左膝弯曲,足部放平;右腿尽量伸直,并往下压,保持10秒钟后放松,双腿交替进行;第二步:与第一步姿势相同,脚尖朝上,抬高右腿达15厘米,保持6秒钟,放下右腿,双腿交替进行;第三步: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向前伸直右腿,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6秒钟后,放下,双腿交替进行。以上动作要分两组完成,每组10次,每周做3~5次。
如果是单纯受凉引起的膝盖疼痛,要先坐下来,将疼痛的腿伸直;再用手掌在膝关节的周围进行搓揉(稍用力),以膝盖发热为宜,每次大概2到5分钟;用拇指拨揉关节周围的痛点处20~30次,并按压相关穴位(如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可用手将髌骨向上、下、左、右方向推动20~30次,力量以自己耐受为度;向膝关节上下两端推10~20次,再双手搓揉整个膝关节1~2分钟。值得提醒的是,按摩过程中切不可用力过猛,动作以缓慢轻柔为宜。
TO:头晕头痛者
每隔一个小时,走出室外换换气
刘先生是长沙一办公室白领,上班时间几乎都待在空调房里。6月18日晚上零时左右,才加完班的刘先生起身准备回家,忽然觉得天旋地转,第二天仍然没有好转。同事便将其医院进行诊治。做完检查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健康分析:
医院神内三科主任黄晓松博士介绍,刘先生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空调吹多了,导致大脑神经失衡引发的反应。
人体大脑内部其实是有一个平衡机制的,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调房里,大脑缺氧,会让这种平衡机制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眼花的症状。
长时间在开着中央空调的办公室、写字楼工作、学习的人,经常有类似症状,另外有偏头疼等大脑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也是发生此类“空调病”的高危人群。
技巧分享:
如何避免此类“空调病”的发生?黄晓松博士提醒:首先应该尽量避免对着空调吹,尤其是头面部;在吹空调的过程中,要经常开窗换气,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每天早晚至少开窗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并且最好每周清扫空调一次;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一般控制在25~26摄氏度左右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一般以3~5摄氏度为宜;每隔一个小时,走出空调房间换换气,呼吸新鲜空气。
TO:孕产妇
吹得得当,有利于健康
万女士上周成功升级为妈妈。她在家坐月子,家人事事都顺着她,只有一件事坚决反对,那就是开空调。刚生完孩子,汗腺分泌本就旺盛,加上天气闷热,时时一身汗,家人的反对让她有些“情绪中暑”了。产妇真的不能吹空调吗?她来到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咨询。
健康分析: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产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琰介绍,空调是现代化夏天消暑降温不可缺少的利器,但对于孕产妇吹空调,不少人还是持有老观点,少吹或者不吹,生怕空调给这样的特殊群体带来健康威胁。其实,空调只要吹得得当,是有利于改善孕产妇的健康的。
技巧分享:
何为“得当”?陈琰首先建议温度要得当,建议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摄氏度之间。对于孕妇来说,如果办公室里空调温度开得非常低,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孕妇可以适当添加些衣服,偶尔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以增进血液循环。对于产妇来讲,她们对温度的感觉会比平时高1~2摄氏度,空调设定的温度不要太低,只要感觉不热就可以了。
其次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身上。孕产妇皮肤的毛孔比较疏松,容易受风寒侵袭。关空调后也不要马上走出空调房,等室温稍微回升,身体相对适应再走出空调房间。
陈琰还提醒,使用空调要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对流交换。一般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空气进入。
————消费指南———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王思露:
好橄榄油是黄绿色的
鉴别橄榄油的好坏,可以先看看它的颜色。
一般,品质好的橄榄油颜色是黄绿色的,而且油质越清亮越好;而油脂的颜色越深、油质越浑浊,证明它的品质越差。颜色非常浅,油质感觉很稀的,很可能是精炼油或者是勾兑油。
其次我们可以看油脂包装标签上的酸性值,一般酸性值越低的橄榄油越好,最好的橄榄油酸性值不超过1%。
资料来源:央广网、光明网、人民网、中国医药报、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等!特别感谢!
主编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hl/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