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祝匡武谈鸽论羽二

 

四、祝氏鸽言

  “无论何人鸽舍,能被挑出的真正好鸽,大抵不会超过3羽”。   “我从不相信赛鸽这一行当里有真正懂鸽子的‘行家’存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   “引鸽时取得任由自己选择的权利,远远要比引什么名家名种的鸽子重要的多”。   “我一分钟都无法忍受鸽舍中任何有丁点儿缺点的鸽子”!   “我始终坚信形质一致的道理,长相漂亮的鸽子中,好鸽子的比例绝对多于外表平庸鸽子中的好鸽子”。   “只有不大懂鸽的人才要买鸽,而且热衷买名气之鸽”。“买错鸽杀之以明志”!   “无红不成种,有白道行深”。   “好鸽永不嫌贵”。   “引鸽时寻求目标鸽的子一代远较平辈更有价值”。   “嘴喙颜色与羽色相反,则上代必有良鸽之血”。 “花头白条而非玉嘴白爪;玉嘴白爪却非花头白条及绛、白花杂羽色者,一定比同血中没有上述长像者相对优异。”   “黑目无夹白条浅色鸽优;黑目无白羽非玉嘴白爪者奇;白鸽非黑目做种庸”。   “玉嘴蜡爪条羽无黑斑点缀之黄眼绛雄乃良种首选者也;黑嘴黑爪条羽有黑斑点缀之砂眼绛雄乃沙场骁勇”。   “黑嘴全黑爪是杂花、白花鸽中之上品”。   “黑嘴或半黑嘴、全白爪、黑目是纯白雌鸽中之极品”。“有白头、白眉、白羽、白爪做出黑目白羽,不为奇;有黑目却无白头、白眉、白羽、白爪,尤其又是灰鸽则为育种鸽之种”!   “嘴喙无钩必良鸽”。   “头门凸突似寿星状之雌鸽多聪颖”。   “黑嘴黑爪渐变成蜡嘴蜡爪、无白羽之灰鸽,或天生白嘴、白眉、全黑爪之花头白羽灰鸽种性强;花头之白眉、白羽、白爪之灰鸽快矣”。   “冠军鸽是赛前看不出来的,但却有可能预先看出未来冠军鸽的父母”。 “鉴鸽时能抛开血统书,特别强调本身尽善尽美的外部条件只是及格,能领悟预见到看不见的内质潜力才是优秀”。   养鸽初道者,以鸽眼愈浓愈怪为最好:涉海入洋后,方知鸽眼平平常常就可以了。应改变以往从每年做出的幼鸽群中小心剔除少量劣鸽的作法,代之以一开始就从鸽群中直接挑出出自以往事实证明最成功的种鸽,通常也仅得少数一两只好鸽而已,其余大部分皆杀之,幷使之成为习惯。如此坚持下去,无人能与匹敌”。   “小鼻看长短,大鼻看位置;小鼻忌断、大鼻忌克”。   “鼻瘤左右下卷越大者,雄鸽好;下喙息肉前堆幷左右长有小息肉之雌鸽佳”。   “头部毛色浅于身体其他部位,说明体健;头部毛色深于身体其他部位,显示近亲”。   “鼻型越趋瘦长、细腻、扁平,白膜至喙尖,适中间大,同时带来鼻与前额呈‘连线’形,此鸽系趋现代赛鸽的速度、亲和、乖巧、灵敏之等点。反之,鼻型短绌、粗糙、高隆、豆小,白膜半节,头型多为夸张或极克,嘴喙粗中带钩类,则多伴随野荡、怕人、身长、胸平、毛粗、性慢的特征,属传统鸽族”。   “砂眼鸽头门一般较黄眼鸽为窄,反之则不可取”。   “砂眼类的面砂与底色素相差越大的,越为上品,黄眼类则不受此限”。   “好的竞翔雄鸽,的确可以其翅条上看出端倪,即一般较想象中稍短、窄、小。体形亦属中小型”。   “站立时可看出第七根大条明显长于‘均匀叠层’的,确是良鸽”。   “娇小型,脖子粗短有力的雌鸽尤其可贵”。   “身大体轻,先天吃不胖略瘦的雄鸽,值得重视。这样的鸽子如果是好东西,起码经得起长时期关死棚育种,经得起长途艰苦的训赛”。   “学会在自己的鸽舍中‘引进’名鸽。正像这世间万物生灵一样,最优和最劣的总在少数,绝大多数为泛泛之辈。从宏观上来看,最好的由于在客观数量上绝对少,故更增添了发现和得到它的难度。不少人以为已经得到了最好,其实那只是很有限范围内、很可怜数量中的相对好一点儿而已”。

五、中外鉴鸽 大相径庭

  近年来,随着国内鸽友手中外籍鸽越来越多,使用效果越来越显优势,一时间,围绕着如何评定、鉴赏赛鸽即什么才是好鸽子的标准问题,开始在鸽友中出现分歧,原有的观念亦受到冲击。伴随着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沉寂无争近40年的中国鸽界,俨然形成了中、外两派。你认为好的东西,他偏偏说是最要不得的;你断定属于劣质需要淘汰的,正是他孜孜渴求的上品之物。当然,在许多方面,中外标准?还是大体一致的,但在不少关键地方,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不能不对打开国门后开始接触世界的国内鸽友,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为此,笔者暂置原因于一旁,特先罗列数则极端相异的现象,以飨有感于此的鸽友。同时,也想说明一个道理:标准不同,公正难断。而标准从来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以国界来划分的。   眼睛方面   1.眼志   外:着重眼志圈(相互关系圈)的质量及其颜色,究竟是金黄色、青铜绿色、褐色、灰黑色,抑或是银白色、紫罗兰色……。认为整圈宽边的有色眼志,是种鸽外部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主张眼志圈中任何显示出黑色的鸽子,是不宜作种的(但无碍出赛)。即眼志圈除了本身色彩外,无其他色彩(特别是灰黑色)围绕分布或覆盖飘浮的鸽子,是种鸽上乘之选。   中:认为眼志圈本身大约有1/4断节颜色明显深于其他3/4部分,或靠近嘴角部位跨越眼志圈边缘、幷向眼角方向的底、面砂伸展出去的暗晦的灰黑色部分(俗称“立志”、“卧志”),才叫有眼志。幷强调长有这种眼睛的鸽子既可作种又可参赛,是最好的眼睛。相反,没有“立志”、“卧志”(亦称“挂角”)的眼睛,被认为是没有眼志的菜鸟。   2.面砂(虹彩)   外:虹彩的颜色是深是浅,幷不说明什么,更不能作为判断一羽鸽将来有无前途的依据。它最引人注意,但又最迷惑人。它至多只能供鸽主考察健康要素时参考罢了,远不及观察眼志来得有把握。对眼砂的颜色、结构、分布的看法,认为只要有好的眼志类型,就会衬现相应深浅、粗细和一定形状的眼砂。在挑选出赛选手时,多为眼砂较淡者,但种鸽选择却不受此限。   中:多接受颜色偏深、砂粒略粗、排列有序、耸起盆状的眼砂,而色淡、平伏、浅薄、无规的面砂不被看好。   3.瞳孔   外:瞳孔大小、形状圆椭,依品种而论,不太讲究。有些更喜欢那些瞳孔较大、对光线反应迟钝者,认为是可造之材。   中:大瞳孔绝对在摒弃之列,对于那些同时对光线亮暗反应甚慢、收缩迟缓者,更难逃杀戮之命。小瞳孔、收放快、椭圆状为上选。   4.内线口、“眼脐”   外:内线口不知何物,或者与国人就此概念不统一,基本没有研究也不相信。至于“眼脐”及其中间的“内扣线”、“中扣线”,“外扣线”,早在30年代是以“距离线”的概念加以研究的。认为有无距离线、距离线是否在出赛前出现,是考察、判断一羽赛鸽身体有否调整到巅峰状态,进而能否在下一阶段赛事中顺利胜出的重要根据。遗憾的是,曾经轰动当时鸽界的这一理论,很快冷却下去,幷未引起大多数鸽主的共鸣。   中:内线口(指瞳孔内边缘与眼志接壤的一圈暗影环带)的“理论”被鸽友广为接受,人们相信它,幷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意思的是,内线口的好坏优劣标准,竟与西方早年的“十大眼志”取舍标准非常相似,即宽边、锯齿状为好,细边、无线口为差。近年才出现的“眼脐”及将脐内又划分为内扣线、中扣线、外扣线等(实则就是《鸽眼论》中的“相互关系圈”之内容的又一种说法和有意义的演绎),颇具影响力。这一“理论”尤其对专以超远程赛事为本的鸽友来说,被认为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据说只要掌握了它,就可轻而易举地事先选择出或判断出适合这类赛程的选手鸽。   二、体型方面   1.龙骨   外:崇尚龙骨前端尽量靠前幷且较高耸、后部逐渐倾斜直插耻挡者。这种体型的幼鸽,手感可能稍觉缺肉,甚至往往感到龙骨过高,成鸽后此种印象一扫而光。   中:喜欢较长、平坦如船型类。认为适合飞长距离赛事。   2.大翅   外:毋须太大,排列密集成弧型为好。最外四根大翅几乎等长,且尖端明显趋窄成破风条。副羽则要长出第一羽起码1厘米以上。除此,强调羽梗的韧性,不易折断。   中:大翅越长越好。最外3根“将军条”尤其看得很重。   3.尾   外:短为首要,其次是窄。   中:追求“一字尾”,至于长尾,因身型长则无所谓。   三、羽色方面   1.颜色   外:依各家起始源鸽的品种而定,多喜欢颜色偏浅些的羽色。如灰、浅斑、浅绛、红轮等。其中对上述夹白条羽色鸽,更多人偏爱。但也不排除有喜爱特殊羽色者。总之,对各种羽色,一般没有偏见,更不会将某一种羽色与适合某一赛程联系在一起。   中:强调长距离比赛的“自我保护”性和山区地形需要“保护色”特点,有意识地选择羽色偏深的(多为“深雨点”)鸽子。而对其他浅羽色或特殊羽色,如全白、花、绛等,多倾向于接受“无法在恶劣天时或长距离赛事上与深羽色鸽子抗衡”的看法。   2.换羽   外:认为凡是换羽较迟或换羽过程较慢的鸽子,多为好鸽子。   中:换羽快的才是好鸽子。   四、性格方面   1.亲和   外:非常重视鸽主与赛鸽的亲和力。甚至认为那些越是和人亲近的鸽子,将来在比赛中越能缔造出好的成绩。故所以从小就训练鸽子一飞完就入舍的习惯,幷经常以手饲喂鸽子。   中:有意识培养赛鸽惧怕人类,见人就躲,捉抓不易。平时更是全天敞棚,让鸽子自由出入。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具备擅长长距离赛事的选手鸽必须具有的机警性格。有的还认为见人进棚,那最先飞逃、十分刁钻狡猾的鸽子,通常非等闲之辈。   2.个性   外:喜爱性情急躁、流星如火的家伙。认为此鸽一旦出赛,不知远近,无论赛距,它必一口气冲到家。即所谓宁可冒无力飞返或失踪迷丢的危险,也不要慢吞吞、晃悠悠,到终了又总是能摸回家的旅行鸽!   中:钟意那些从小就不急不躁,沉稳精灵又颇具大将风度的鸽子。幼时飞出去流浪数月亦能意外返巢的鸽子,以及开始训赛表现拖沓每每迟归,之后返舍越来越快者,通常被认为是日后能胜任超长距离赛事的好鸽之征兆。   3.教乖   外:到哪儿哪熟,三两天即可开棚熟飞,认为多是良鸽本能之一。   中:认为上述之“窜鸽”,避之惟恐不及。它与信鸽之本格格不入,当属劣鸽之首,快快丢弃。

六、为眼志正名

  如果说写于1992年的那篇狂文“我对鸽眼研究的结论”(见云南《养鸽家》杂志第7期),是省略大量的解释文字、把结果直接告诉您的话,那么,今天的小文旨在为眼志“明冤”,即眼志为什么不被当今多数鸽友重视?眼志为什么在鸽眼研究中应成为鸽家首要的内容?谈点心里话。   一、什么是眼志?   提这个问题似乎很可笑,其实一点儿都笑不起来。理由是现今国内不少鸽友多少年来一直深信不疑的所谓眼志,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准确概念中的眼志!或顶多称得上是已被破坏的、趋于紊乱多变的、幷以灰黑色“飘出”为特征的眼志衍生物!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往往又与底砂色素相近以致难分仲伯的有色型眼志,却被误认为不是眼志!即无眼志!概念既然完全颠倒了,标准竟然不止一个,试想鸽眼研究意义何在?   “眼志”,源于英文“EYESIGN”,音译“阿尔赛”;意译“眼的标志”,或“眼的记痕”。   眼志的准确概念表述我以为应是这样的:围绕瞳孔、幷位于瞳孔与底砂之间宽度约为瞳孔直径1/3的有色圈环。它与底砂有明显的接壤区别,幷因育种过程形成在颜色、宽窄、边缘形状等方面的差异,直至在通常朝向嘴角方向约占1/4的圈环部位出现有别于其他3/4颜色的灰黑色,甚至“破溢而出”。   很明显,眼志就是既区别于虹彩、底砂,又围绕着瞳孔的呈圈环状的富有颜色的一环,它本来是很容易一眼就能让人们识别明白的,为什么就楞是让这么多人糊里糊涂或以讹传讹呢?原因也许很简单,那就是多年来人们一直笃信这样的“导向”——只有那些长有灰黑色“断节”,或“飘”出、“浮”出、“溢”出眼志环(台湾鸽友称“破”),幷渗向嘴角方向底砂的灰黑色阴影的鸽子(干脆就是有“荡前角”,或“立志”“卧志”),那才是眼志!那才是好鸽子!   我说,那根本就不是眼志!也根本谈不上是理想的育种鸽!有着这种眼睛的鸽子之所以在鸽族中永远占大宗、之所以在竞翔优胜鸽中每每见到,除了说明竞翔和育种完全是两种技艺的道理外,也揭示了作出它们的上代种鸽往往幷不是这种眼睛,即反过来证明它们的出现恰是杂交的显征!   二、为什么国内鸽眼研究会出现“重砂轻志”的倾向?   坦率讲,国内鸽界现今对鸽眼的研究主方向与现代赛鸽先进国家对此研究的重心是背道而驰的。我认为,正是基于对鸽眼研究中最基本的概念——眼志,它究竟为何物,在概念上混乱不统一,从而导致鸽眼研究一步步走向歧途。这“歧途”就是重眼砂、轻眼志!不是吗?现实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人们如痴如醉于眼砂的好坏,甚至把兴趣放在瞳孔上,也不屑于眼志的观察。因为他们脑中认为的“眼志”,不就是眼角的那块“黑东西”吗?每只鸽子几乎都有,有什么稀奇?只有眼砂,什么粗细啊,绒线立体啊,什么柱状凸粒结构呀,什么乳头状管凸啦,千变万化,才值得付出热情,因而眼砂成了考察一羽鸽质好坏的标志,还有的人干脆认为看鸽眼就是看眼砂!   幸好广州陈志平先生的“瞳孔第二环”先声夺人(见《信鸽爱好者》第4期“冠军鸽的秘密”);多亏南京姜晨光先生的“脐论”重炮出击,多少使沉迷于眼砂中的人们清醒过来,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真正揭示鸽眼秘密的所在——那原本应该称作眼志的地方。尽管陈、姜二位大师喜欢自己给眼志另起个中国名字,尽管他们内心天平的“重心”仍将眼砂置于眼志之上,但他们终于在尝试揭示眼志与鸽质的关系上,以及引导人们跳出鸽眼研究中的“陷阱”的效果方面,作出了贡献!   三、加强眼志研究的重大意义   强调眼志的重要,完全在于它比研究眼砂更接近事实。在实际运用中,它易掌握、有规律、较准确,且可判断多项未知内容,远比琢磨鸽眼的其他要素如眼砂、瞳孔、内线口、视团等更有用!笔者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论点恕以后再谈):眼砂的确没有什么可值得大书特书的,如果从它只是作为鸽眼结构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说,它顶多是“跟着眼志走”而已,亦即什么样的眼志,必然附生出什么样的眼砂,而绝不是相反。从这一点来看,“重砂轻志”恰恰是本末倒置!说眼砂的后天变化以至反过来证明鸽子的好坏,实在有些牵强附会。眼砂长得什么样,天生就决定死了,最多因兴奋程度或健康情形有少许暂时性的变化,只有眼志才会因人的育种思维这个最大的、活的变动因素而在繁衍育种中千变万化!   说眼志重要,不是执意和谁赌气,而是事实如此。它是科学可信的。纵观世界赛鸽史,只有在赛鸽的发源地、也是今天竞育水平最高的地区欧洲,才出现了一系列杰出的眼志理论家。如英国的克雷斯登、戈林#;奥斯曼、比索普、彼德#;亨利、“光学教授”;比利时的菲利克斯#;吉戈特、凡#;林登、修士肯;荷兰的亨利#;雷;还有澳大利亚的弗莱明等。尽管他们的研究各有千秋,但在着文的字里行间中,都突出反映了他们对眼志的浓厚兴趣,也可以这么说,他们的鸽眼论着就是一部部眼志理论书。至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当时或作者生前一度不被鸽家重视,我以为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后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自觉、不自觉地实践,证明其是可信可靠可用。还有一点值得玩味,那就是上述理论家的鸽眼专着,没有一本把眼砂(虹彩)当作重点论述,反而不约而同地劝告人们不要太在乎眼砂。另外,国人都知晓的、当年连李梅令先生亦临摹借鉴的外国十大眼志图,幷不是十大眼砂图。   研究眼志的意义还在于,只有从单纯竞翔领域步入育种殿堂的人,才能深深领会到鸽子为什么会有五花八门的眼睛?同时才会在理性上认识到,为什么那些最一流眼志的鸽子无一例外地都是经近亲渠道而来?而它们又总是能稳定地做出赛场上的好手?答案就是:近亲是育种内容的高度概括。近亲繁殖必然会在后代眼志上反应出来,幷多趋向于全黄、全绿、灰蓝白等有色型眼志。由此可见,细心观察是否为有色眼志及其形态变化,多能直观地表明一羽鸽是否经过近亲提纯过程,抑或杂交偶现而己。而既是近亲就一定有原鸽主的理由,因此自己就能决定有无保留或引进的价值。诸如面砂、羽色、体型、个性等,在判断中之所以无法与眼志相比,原因就在于它们在遗传中多呈无序、无规律特点,容易使人判误。   记得笔者在天津与一位资深的鸽友笑谈。我以为就鸽子可以无话不说,于是问他“眼志的质重要还是色重要?”回答果不出所料:“质重要”。不知怎的,我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您真的还没入门。”对方显然不悦,我也很后悔——为什么非要人家接受你的观点不行呢?在这里,我无意贬低其他诸要素在鸽眼研究中的价值,比如面砂、瞳孔、底砂、黄金点眼丛、视团、内线扣(棕色内环)、距离线、破线口等等,我只是善意地劝告大家:以上诸要素实在是可信可不信、可学可不学,唯独眼志——研究历史最久、鸽家着文最多、实践中最用得着的鸽眼之髓,您不懂或不准备懂,再就是不懂以为懂,等待您的只能是在黑暗中旷日持久的摸索和周而复始的原样重来!您更加不可能提前预知自己鸽涯的未来!   四、猜测詹森兄弟育种秘密:两种固定型有色眼志的融配法   多少年来,人们从实际中直接看到的也好,在鸽刊鸽书上间接见到的也好,一成不变、引人注目的大都是本次比赛夺魁或历年赛绩出众的鸽子,当然还少不了介绍它们的眼睛。长此以往,便产生一种印象:比赛获胜的就是好鸽子!它们的眼睛当然就是好鸽眼!这一点通过鸽界媒体,一天天根深蒂固地印刻地鸽友们的脑海中。如果这时有人说,这些绝大多数长着杂合型非有色眼志的竞翔名鸽,从育种意义上讲幷非好鸽眼,说不定就会陷入孤立。原因即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所谓好鸽,可以有竞翔、育种两个标准;而好眼从来只能有育种一个标准,亦即鉴赏、考察鸽眼唯有从育种的角度才有意义!   这使我联想到曾风靡鸽坛近半个世纪的詹森兄弟。因为以前人们只听说詹森鸽以疾如闪电快速见称,却乏人知晓——世上再也找不出能像纯种的詹森鸽那样在眼睛和羽色方面更有特点的鸽种了。据说,詹森兄弟的育种技术始终秘而不宣,令全球的鸽迷扑朔迷离。但我以为,真正的答案毋须鸽主自己道破,“天机”就在他们自己培育的鸽子身上!任何一个伟大的鸽系,只要转让出手一定数量,细心的鸽友就会发现到它们的固有特点,从而找出规律,直至揭示本质。詹森兄弟的育种秘诀之一,我猜想就是:利用相应依附在特定羽色上的两种固定眼志类型间的有序融配,再辅之以留雌续血、以放雄验配的原则,直至后代眼志在固定眼志范围内保持不变(如果变化了,则说明配合失当),从而省略不计,而唯以体强择选、以翔绩取之,周而复始……   以此类推:一个品种因为在鸽主不智的育种思维下发生退化、衰败的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从眼志上看出来!大凡每一种相对固定的眼志类型,总是与同时形成的稳定品种息息相关的,而这种相对出现在品种鸽身上的固定的眼志类型,一定是有色眼志!比如西翁系的咖啡色、华普利系的绿色、杨阿腾及阿列维沙系的焦黄色、司翠克鲍特系的紫罗兰色(千万不要误解成眼砂颜色)。这也说明有色眼志不仅是育种的反应,也是品种的标志。弄懂弄通眼志,就能够为我所用,用它分析判断鸽系鸽源、用它改良品种提高育种成功率。那么,纯种詹森鸽的羽色和眼睛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来做一番观察。有人说,詹森鸽的骨架肌肉最有特点;有的人认为詹森鸽的头相鼻型有讲究;还有的人感到它们的站姿与众不同。我不愿自己成为寓言“盲人摸象”中的第四位,而希望被人们理解为“画龙点睛”。那就是,詹森鸽的羽色和眼睛与上述种种特色相比,是最突出,且有规律的。如果说石板灰(喷点灰、铅笔色)青斑、银灰、浅绛、银红是詹森鸽的代表羽色;那么,长在上述五种羽色詹森鸽身上的“灰白眼”和“黄橙眼”,就是詹森鸽的代表眼型!(请原谅我无法用国内“鶏黄”或“桃花”过于笼统的概念描述,只能袭用国外对詹森鸽眼的特定习惯称谓)其中,“灰白眼”和“黄橙眼”的面砂可以有粗细、立卧、深浅、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但“灰白眼”的眼志一定是全圈灰白泛蓝;“黄橙眼”的眼志则跑不出全圈柠檬黄泛绿!令人惊咋的是,当把这两种眼志类型的詹森鸽相配后,其后代的眼志类型与父母的竟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纵然面砂稍有变化,但眼志万变不离其宗。对比国内不少鸽友在育种中常遇到的,特别是当把一羽“鶏黄”(即使是全黄有色眼志)配之一羽“桃花”(即使是全圈蓝灰白有色眼志),而后代眼志却大多数出现灰黑色阴影“立志”“卧志”或“荡前角”、也因此于竞翔于育种必然表现有好有差极不稳定的情况,詹森兄弟高超的育种技艺,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想,这或许就是詹森兄弟屹立鸽界不倒的秘密武器。这就是每当他们出赛,心里担忧的只有一样东西——健康和休息,其余全不理会的原因。我还想,即便当时他们兄弟把其育种方法和盘托出给世人,人们也照样不得要领。因为一般的养鸽人总是习惯以眼论眼,很难相象同时再与羽色、这看似与眼完全不着边际的东西联系起来!   遗传学告诉我们:原始(基色)特征保持越多的,遗传越顽固,同是也越有规律。而凡是有规律的东西,就能提前预知结果,进而能动地改变或创造未来!詹森兄弟的伟大就在于他们很早很早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扬名鸽界是无愧的。   许多事,白白告诉别人,人家反而不会轻易接受;笃信不疑的真理,从来都是付出代价后自己领略的。   五、英国鸽眼的启示   这几年,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实物还是照片,我不止一次痛心地看到:差不多所有的养鸽人都对那些本来实在不值一望的平庸鸽眼如痴如醉、赞誉交加;反而那原该受到人们称颂、惊呼一愣的至宝鸽眼,却冷落一边,甚至不屑一顾!一切都似乎颠倒了,一时间我怀疑这世界是否本来就是反着看的!?我坚信:真理和谬误从来都不是按人数的多寡来衡量的。事实上,我也欣喜地看到,近来一些中小城市不少殊不简单的年青人,他们一反“传统”做法,无师自通,仅凭眼志这一利器,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付出,得到别人尚需几十年摸索才能够获得的最好的鸽子,在当地连续几年赛事上所向披靡。过去多年来在他们心中无形中筑起的阻碍视线的“篱笆”,在铁的事实面前顷刻倒塌了。今天,他们耳聪目明,真正做回了自己的主人!   我还听不少鸽友说:外国人不太注重鸽眼,瞧,那些外籍鸽——真正是天大的悲哀!在这里,我想拿英国赛鸽做个例子。不知鸽友们有无注意到,凡是手里有英国鸽的人,都会发现到它们的眼睛,绝大多数都较欧洲其他国家的鸽子在眼志颜色、面砂粗厚和眼睛整体结构上进化得更尽人意。即眼志多属全圈有色型(尤以绿眼志为多);眼砂多为粗厚深浓直铺向瞳孔。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排除与英国人一向注重育种技巧有关;与英国赛鸽要比其他竞争对手国的鸽子更需高的要求有关;与最早发源于英国、幷为英国养鸽人传统接受深入人心的眼志理论有关。这三个“有关”,决定了英国人的育种观念,而反映在他们做出的每一羽鸽子的眼睛方面,就必然大量出现近似的、带规律性的外征。事实上,国内持有英国鸟的鸽友,的确很少让鸽主失望,尤其在山区竞翔条件不好的地方。从英国鸽眼上,从英国鸽眼志特征上,难道不值得我们国内鸽友去深思吗?   六、总结归纳几点   1.研究眼志,唯有从育种角度上才有意义;   2.眼志是鸽眼研究之精髓。眼志是品种的反映,眼志是育种的结果。眼志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品系的特征,因而它成为判估鸽系及育种配合的重要参考要素。它是了解鸽“底”的窗口,是“长在眼睛里的血统书”。   3.“重砂轻志”,本末倒置。琢磨面砂虹彩如何,徒劳无功;学好弄懂眼志,令阁下足履生风!   4.学会鉴别眼志幷以此判断鸽源血系只是基本功;掌握各种眼志配鸽育种乃高精尖需付诸毕生!   5.拙文旨在劝告人们把对鸽眼的注意力转向眼志以及为什么。至于眼志何样为好,何样为差,又如何恰当配合,全在各人造化,恕本人暂时无可奉告。

七、冬日夜语——面壁反省60条

  1.鸽子不会骗人。内质是好是孬全都明明白白长在身外。唯独原鸽主的显赫声名及其所附矜贵的血统书反倒让您在判断中困惑。          2.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才依赖血统、才信奉别人开具的血统书。真正靠得住的“血统书”是养鸽人自己的眼和手!   3.很难想象:一羽眼睛十分出色的鸽子,其他诸方面会一塌糊涂。反之,如果有这种鸽子,那一定是不值得我们留恋的、较一般劣鸽还要坏的货色。   4.世道不相信真诚,鸽界唯依靠自己。   5.大凡说不懂、不看、不信鸽眼的老者,十之八九正是最懂、最看、最信鸽眼的人。养鸽人不琢磨鸽眼,正像是习武人不会拳脚一样毫无气候可言。   6.任何情况下的顺序都应该是:先看鸽子,后查血统。鸽子一定不可不看,惟血统可知亦可不知。   7.宁愿不惜代价购进一羽出身不明、来历不清、环证全无却被自己看上的鸽子,绝不白要一只名人之作、翔绩非凡、血脉辉煌唯独自己看不上的东西。   8.发现幷得到一羽真正具备种鸽气质的眼型的鸽子已属不易;不走样地再作出这种眼型更难;能够启用一种常人不太注意的普通眼型大比例地作出一流种鸽眼型的直代则最难。   9.假使有一天养鸽者达到人皆高手的程度,那么,任何一羽“天落鸟”的质量一定在可售让卖出的名门幼鸽之上。   10.一羽自己选中的鸽子,能够从内心深处经得起日月星辰来自各方各面的褒贬、诱惑而不为所动,此人绝非等闲。   11.看一个人是真懂还是假懂,抑或是似懂非懂、半懂不懂,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刻意选一羽乍看不起眼甚至明显给人带来不悦印象、但却绝对有戏的“试金鸽”(鸽子难养,正是因为鸽族中有很多这种让行家也常跌破眼镜的家伙存在)请他在数秒钟内把握幷限用一句结论性的话道明。届时,只要金口一开,是行家还是牛家便泾渭分明,而半行半牛者则一定是“沉默是金”。   12.什么样的鼻型,一定相应长在什么样的头型上。这道理与“什么样的羽色一定会是什么样的眼型”如出一辙。相反,凡是“不相衬”的,绝不是什么好东西。   13.鼻型可考,源远流长。雌鸽之鼻,尤为可究。   14.没有钱,却心比天高想有一天拥有世界顶级的名鸽,唯有靠苦功夫学会“看”血统,而不是买血统!中国养鸽人是在一种条件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着自己的事业,纵使不公平却不影响他将来有能力育出世上最好的鸽子!讲中国心,讲民族志,讲养鸽人的骨气,应该这样讲。   15.送鸽是没头脑,买鸽乃大学问。   16.人心莫测,鸽友难交。   17.假如因为钱才有了今天汇集无数世界名鸽的著名的罗拉鸽舍和庞地罗莎鸽舍的话,相信金钱也同样能毫无例外地打动任何国内养鸽人迟早出让他被求购的至爱良羽。无非是鸽主视开价多少而已;无非是求鸽人有无志在必得的决心想不想买而已!   18、长着一对公认为漂亮绝伦眼睛、却为花头夹白条羽色的鸽子,不要全信其眼会反映出其真实的种系特征。尽管一般来说花头白羽的确出色,但在育种中往往遗传变异性甚大,尤其是眼型遗传不易把握。   19.任何“国血”归根结底还是“外籍”,只是低代后辈罢了。   20.假环假鸽自然不屑一顾。真环假鸽外表纵然蒙得过,可外籍鸽主的配对思维以及对配偶鸽性的把握,非一朝一夕学不来!同时,外籍鸽特定的繁殖气候地理环境也搬不来!在这两个“不来”的限制下,真环假鸽(就算父母都是外籍鸽)一定是鸽性不对、神态有异、体相走样!   21.扪心自问你现在对人的认识有多少,便可大致推断出你将来对鸽子的认识有多深。   22.不约而同被国际大师们喜用的唯一的近亲育种形式是父女配。   23.鸽子生来具有的不可更改的平衡感之好坏,一点儿也不亚于鸽眼的重要。一羽鸽平衡是否,浓缩了养鸽人的全部技艺,也活脱出作出它的主人之水平。   24.只有舍得让鸽子经常处于适当饥饿的人,才掌握到饲鸽的精髓。   25.不管有没有条件,让雌雄种鸽常年厮守抱蛋不隔离静养的鸽主,门未入,步没抬。雄雌种鸽放在一起,几天没动静,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26.幻想靠一对“黄金配”支撑一世英名,可笑!未来真正的“黄金配”,是鸽主不断进取的观念、过人高超的功夫、雄厚不惜的财力三者缺一不可的结合!即使是最优秀的鸽子,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更何况“好”永远是相对的,好的还有更好的!只有进进出出,流水不腐,永不满足,才能屹立鸽界不倒。   27.让自己被鸽界中经常出现的非常好笑、又愚不可及的东西所愚弄是不值得的。   28.鸽主有无头脑远比得失千百羽好鸽来得重要。有头脑,意味着他将源源不断获得好鸽子,挡都挡不住!现实中,好鸽最终多是跟随着好主远去。   29.以鸽论价,合理;以价论鸽,低能。养鸽不同其他,任何时候,实践都绝对是高于理论第一位的东西。   30.您的好鸽子可以给无良之徒抓去不还,但他既然是无良之徒就肯定学不去您的方法。   31.请相信鸽子口腔内上腭有无裂缝、缝口大小对遗传优劣的影响吧!哪怕你不情愿地发现:原来你一直钟爱的鸽子恰恰有裂缝。   32.能够摒弃个人偏好、喜恶,实事求是地评价一鸽之长短,此君指下难漏好鸽。   33.能指出一鸽本身之优劣几乎人人可做;能看出其父血母系殊不简单;倘能判出它的爷爷辈乃了不得;再能预先知道此鸽适合哪种配偶、不适合哪种配偶,作出的又将是何样子代、何样孙代就更为罕见。所谓鉴鸽由浅入深,一鸽在握,有的人一鸽一议,有的人脑中却会立刻跳出十余个眼圈图谱,我想无非如此。   34.大大的棚,一只鸽,绝对是玩家;小小的舍,一堆鸟,八成没瞄头。   35.名气越大越买鸽,没名没气守鸽棚。   36.名人作名鸽,名鸽却不一定出名人。   37.好的就是好的,说不好还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说好还是不好。须知品种甚至血统与外相总是相通一致的。凡是好种优血,就必然会从本身或下代的外貌长相中泄露出来,反之亦然。   38.既然喜欢外籍鸽,就该有志气从一开始就养“老祖宗”所在地的优质原庄鸽!直代鸽、孙代鸽,辈份越低,反映在其身上的、受国内鸽主(尤其再出自俗庸之辈)观念局限的印痕也就越多。其结果,走样是必然的,质降是肯定的。   39.多留意那些中偏小体型、象貌平平、同时肌肉骨架又无一例外特别硬挺结实、性格又兼机警怕人的外籍雄鸽吧,只要是真的,无论怎么用,都不会令您失望。   40.对外籍鸽有“天然”抵触的人,只有他真正见过好东西,相信终有一天他才会自己说服自己。   41.蒙着眼以手感取之;遮住身只看鸽眼判之。长此以往,无师自通!   42.养鸽不同旧时手工行会,仅向一个人拜师学艺,所谓从一而终,难免有一天师徒反脸分手。只有博取众家之长,以克己之短,方为师上之师!   43.看懂、吃透鸽眼,穷其一生不知所云;然只知道个“黄眼志”之皮毛,已足够你受用10年!   44.雌雄有别,鉴眼同理。   45.喷点灰雄(铅笔色点缀二条黑杠周围及副羽附近)如果不是全黄窄圈眼志或全绿宽圈眼志出现,一定是个垃圾。   46.对绛鸽一看一个准,能人一个;视纯白为宝,更是曲高和寡,深不可测。   47.全白趾、全棕趾非花头夹白条的灰鸽,大有名堂。   48.冠军鸽如果没有庞大的参赛羽数或惊人的实际飞行时间(非人们计算的分速)相佐,不值分文。   49.阳光普洒的好天气下加之鸽子正处于全年状态最佳时,人人都是挑鸽评鸽的行家里手。只有学会专挑阴晦潮湿、寒风冷雨的坏天时或鸽子脱毛期去走访你内心崇敬的鸽舍,你才会知道什么谓好,什么是差,什么才为公正。   50.整个白天,棚里每羽鸽排出的粪便仍成球不散,几乎说明了一切。   51.时下潮流兴黄配砂,谓“杂交出优势”。其实那些晓得把雌雄两羽砂眼或两羽黄眼(甚至是刻意选择两羽眼结构基本相同、而且还都是浅淡色素的)配在一起的人,实不简单。   52.肉眼望去都过不了关的鸽眼,放大镜实在多余。   53.大凡上手时与10米开外未上手时的感觉和印象相吻合的鸽子,绝不会太差劲。   54.不要在你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随随便便地第一次接触你渴望看到的重点鸽子。   55.不管鸽主高兴与否,牢牢记住和坚持你对每羽鸽的第一印象,幷使之成为你今后的“好习惯”,你终会凭此受益良多。   56.很难想象,一羽纯白羽色的鸽子不是长着一对牛眼、而驰名鸽史的白条深羽“多利号”,竟是一副稀嫩淡黄绿色的眼睛?鸽友毋须上手把握,只从羽色上判断出一羽鸽该会是什么样的眼睛才尽“合理”,日后你也将获益无穷。   57.崇拜即是迷信;迷信即为不智。   58.可能多多少少受台湾鸽刊的倾向性影响,美国和葡萄牙的赛鸽不大被国内喜好外籍的朋友们看好。特别值得“打抱不平”的是,原本气冲斗牛的葡萄牙赛鸽竟也常被国人小觑,真真可悲可憾。   59.花钱能买回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恩受虽然同样可望殊途同归,却要陪(赔)至天年!   60.壮志凌云,一掷万金而不惜的主儿,是鸽界“大腕”,而不是“大款”。

推荐阅读:读书

祝匡武谈鸽论羽(一)

每日推荐汉诺威15件套,

原价,现只要!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商城购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如何治愈
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hl/7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