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学期湖北作家屈定国夷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首都文学—纯文学的聚集地

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题写刊名

主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温雄珍

★屈定国,男,现居湖北宜昌市,高级经济师。曾担任新闻记者,从事采编工作18年,先后有30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好新闻奖。编辑出版《吃在宜昌》《南辉北映QQ日志》《跟着豪爵学管理》《味道宜昌》《根在乡下》等专著。近年来主要从事学校文化研究,系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夷水情未了

(口述散文)

本刊编委屈定国(湖北宜昌)

1

皑皑白雪轻轻的盖在清江公园的步道上。早炼的人中,有裹着围巾慢跑的,有戴着耳护倒走的。气温低得可以看见嘴里吐出的氤氲。我半裸着身子,赤着脚,踩着雪,后面留下一串串的脚印,健步向清江走去。有人问我:“谢爹爹,你不怕冷吗?”还嗤之一笑。我接过话茬:“怕冷不下水,下水不怕鬼。劈波斩风浪,洗涤我心扉。”说完,我像个跳水运动员一头扎入清江。清江又称夷水。与长江汇合处有一座陆城,是三国名将陆逊在此筑城抗蜀的地方。陆逊一把大火把蜀兵烧得七零八落,结束了夷陵之战,他因此名传千古。我出生在清江边,喝着清江水长大,听着清江的船工号子入睡,对清江有着深厚的感情。16岁那年起拉纤,历经“文革”、“上山下乡”。是“知青返城”的政策让我又回到宜都轮船公司当船工。路途坎坷,人生起伏。我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乐观面对。尤其是退休后,生活得有滋有味,冬泳夷水,组建乐队,吹笛子、拉二胡、弹吉他、唱红歌、饱尝大好河山……我快活得像神仙。感谢夷水,是夷水给我冬泳强体的天然池场。那年,查出肾结石、胆结石,医生说要动手术。我说,我身体棒,不用。一边说还一边拍拍自己胸部,左三下、右三下,拍得啪啪响。还大义凛然地戏言:“活着干,死了算。干得鼻子不出气,干得山河红灿灿。”医生扑哧一笑,放了一码。上世纪70年代,我到枝江县百里洲区凤良公社协力大队“倒插门”。从大队干部口中学到了一套套顺口溜,跟别人说话时总会恰到好处的露几句。我叫谢正华,是湖北宜都乃至于宜昌冬泳圈里的一个举旗人。年过古稀,最大的爱好就是一年四季地游泳。游泳,我们的土话叫“泅水”,时尚地说叫冬泳。冬泳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医生,泳掉了结石,游出了健康。我时常面对清江,自个儿地唱:一年四季泅清江,坚持到底不寻常。要想健康不得病,夷水河里好风光。经常疯疯颠颠地唱,雪花飘落时的游,人们给我一个外号叫“谢疯子”。记得年5月20日,67岁生日刚过,应邀参加中国三门峡横渡母亲河的活动。健将中,数我年龄最大。我用一个小时一刻钟游完米到终点。我会吹笛子,每次游到终点,就吹一首曲子。无论是在清江、长江,北戴河海边,甚至在日月潭都是如此。我要让笛声告诉大家:我身体硬朗着呢。这次上岸后,我吹奏起《我和我的祖国》。清脆的笛声,升上了三门峡的上空。许多围观者靠拢来听我的笛声。记者也涌进来。中央电视台的话筒递过来,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到黄河非好汉,不游黄河非好男。如今渡黄梦成真,争取游到八十三。央视记者称赞说:“你的精气神一点也不输年轻人。”上了央视,宜都冬泳圈一下子炸开了锅。左邻右舍欢呼雀跃,有人在陆城的大街小巷奔走相告。我成了“泳星”,人们改口尊称我“谢爹爹”。后来,我三番五次地被邀请出游。年9月4日,出境参加第34届日月潭国际万人泳渡,我没给湖北人丢脸,坚持游完2个小时40分钟的里程。台湾南投县县长兼大会会长林明溱给我颁发纪念证书称:“以无比的信心与毅力完成全程公尺的壮举。”年11月,宜都冬泳协会组织会员参加全国老年人冬泳北戴河会议。我同全国的高寿队友一起畅游了大海,领略了“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自然风光。冬泳界的老前辈94岁的陈爷爷拉着我的手鼓励:“你还非常年轻,希望再接再厉!”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周年的纪念日。我游完米的里程。站在拾级而上的“江踏”上,吹奏起队友王志成创作的《数江踏》。家乡的排排石江踏,从街边摆到河滩下,步步江踏光又滑哟,好似铜镜映三峡……笛声袅袅地在江边回旋。我被作为健身代表,请上主席台分享冬泳的喜悦。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冬泳铸铁骨,古稀人未老。我把裴多菲诗改了一下,中气十足地从心底释放出一个健康的声音。走下讲台,拉着我合影的,有采访的,要我签名的,把我围得水泄不通。顿时,一股热流从我心里冒出,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

2

爱上冬泳缘于我自己一生的坎坷。我出生在宜都县陆城镇西正街。解放前,我父亲在国民党队伍里当差,捏着一张国民党的党票。这党票还是他的几个兄弟凑分子钱买来的。父亲没扛过枪打过仗,扛的是弹花枪,打的是棉被。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当作是历史反革命关押在宜昌大牢。胆小怕事的父亲不明白,自己没打过一天仗为什么就被关进大牢?他感到十分委屈,想不明白就一时糊涂,趁去挑水之机跳进长江,江水给36岁的生命划上句号。此时,我还不满七岁,人生的第一大悲哀降临在我的身上。是母亲一手把我拉扯成长。母亲识字,认定一个理儿:再怎么艰辛也不能让我失学。我读完小学后又继续“半工半读”了两年。后风起云涌,许多老师因“政治问题”划成右派,学校解散。年,刚满16岁的我迫于生计穿着裤衩当上了纤夫。我们11个船工一起喊着清江的号子,纤绳悠悠,一步一叩首。我们没有别的乞求,只是为了糊口。我们这样唱——拉起纤来像猴子扯起风帆像太师船屁股后面一个眼儿钻进船头只吃不攒好吃的男儿驾划划好吃的女儿养娃娃……一时风云剧变,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来了。年4月,我弃船登岸,随着哥嫂一起“流放”到潘家湾区燎原公社友谊大队。大山容纳了我们一家,它用博大的胸襟把我们装进自己的怀抱。犁地、薅草、施肥、抬石头、掰玉米,一家人锄禾当午,日落而息。幸好我有一技之长,被安排在公路民兵指挥部当宣传员。这差事还得感谢大哥。大哥师范毕业后当上教员。小时候我常到哥哥任教的中学去玩,跟着哥哥就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吹拉弹唱的才艺让我在村里可以干点轻松活儿。可惜的是,大哥英年早逝,年就离开了人世,没有沐浴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真是遗憾!国家政策在慢慢松动,知青一拨一拨地返城。此时,我还是一个待业青年,25岁的单身汉,婚姻没着落。听说百里洲种棉花,还受到周总理的表彰。那里物产丰富,不愁粮吃,我很想到百里洲安家落户。年冬,中国大地一片寒冷,我到百里洲朱家嘴做了上门女婿。我不会农活,常受生产队长的诟病。正是五黄六月的时候,妻子怀孕,生产队抢收抢种。看我是外码子,队长给我一个下马威。一般人只割一垄麦,可跟我安排两垄,还说有妻子的一垄。队长私心,把那些沾亲带故的裙带关系安排去干轻松活。我强忍着心中的痛。一大片成熟的麦穗摇摇晃晃地摆动,我心里发怵,硬着头皮挥镰开割。辣辣的太阳直晒得麦子发亮,我汗流夹背,挥一挥刀,用袖口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我想到小时候在城郊西湖那片麦地里检麦子的情景,于是专挑麦穗,两垄地割完,可麦杆还长在地里。生产队长急了,立即召开现场会。我站在田头,低着头,等待大家的批斗。生产队长指着我说,你看看人家武汉和宜昌的知识青年都比你割得好,你这是典型的阶级斗争新动向。说着就引用毛主席“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语录来批判我。我在宣传队时背熟了上百条毛主席语录,于是打开记忆的闸门,噼哩啪啦地背了一地。毛主席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毛主席说:“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人……”我一段一段地背,队长插不进话。眼看下不了台,立马宣布散会。并组织几个快刀手,把没割掉的麦杆给收拾了。政策在慢慢松动,知青的春天来了。宜都县知青办发来通知,要我回到原单位宜都县水运公司上班。从年到年,经过7年的田间劳作,终于又回到渴别已久的陆城。昔我往矣,雨雪纷纷;今我来思,杨柳依依。年我带着两个孩子蜗居在母亲狭窄的宅子里,吃着议价粮,读着议价书,等慢慢地稳住脚根后把妻子接进城,把孩子的户口迁进城。年9月1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举家迁入陆城。妻儿都成了城里的户口,孩子不再是“黑户”了,上学上得理直气壮。可妻子没有正式工作,一家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自己的工资低,养活一家真是不容易。也许是祖上的DNA在流淌,也许是上天给予我恩赐。我干起了卖玩具的行当。解放前,我家就在南门开设“益民香烟杂货店”。至今,我还保存祖上留下来的一个木制的糖罐,那是年的祖传。驾船跑运输,上游重庆朝天门,下泊上海吴淞口。装一船的水泥和砂石顺水而下,卸货后要等着把上海等地的货物慢悠悠地运回来。一等就是十天半月甚至是一个月。船上的人闲着,打牌的打牌,睡觉的睡觉。我睡不着、闲不住,就去找船长借钱。本想借10元,船长却给我30元。我住的船舱寒碜,一块旧油布当被子,练毛笔字用的旧报纸作床单,船长看到了心寒。拿着借来的钱,我跑到城皇庙进气球、口哨等,转来又跑到吴淞口附近的学校去卖。购进一个五分钱,卖出一个二角五。一天下来,很有赚头。很快他就还清了借款。尝到了甜头,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顾请船里的小年轻帮忙,小年轻吹哨子引起小孩的围观,我就不停地兜售叫卖,一天可卖几十块。我成了船里的“有钱人”。卖气球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天正在摆摊,几个戴袖章的城管来了,气势汹汹。上前一把逮住我的衣领:“你是从哪里来的?”我憋着上海人听不懂的普通话,挤出几个词组:“湖北宜昌,葛洲坝……。家里没有粮吃,挣钱换米粉。”城管似乎听清了“葛洲坝”三个字,松下衣领,看我是首次,放了一码。载货的业务终于联系好了,船要起锚。我又跑到城皇庙大包小包地进了一批玩具。回宜昌后我就去兜售。小贩小卖为后来的“宜都英菊商行”挂牌奠定了基础,也就是为一家人的生计找到了出路。以后的日子,我一边跑船,一边卖玩具。上海是我的天堂、九江是我的战场、汉口是我的市场,宜昌是我的卖场……新生活在岁月的年轮中初露曙光。年我累了资金,就把临街住宅改为商铺,以女儿英菊的名字命名,让妻子和女儿打点,经营烟酒副食,批零兼营,货畅其流。

3

人生之路波诡云谲,险象迭生。在驾船生活涯中,我有过四次灾难,逃过三劫。年10月,金秋正浓。宜都的红薯熟了。刚刚开放的中华大地物资还不是那样富裕。我买了斤红薯运到百里洲糊口渡日。那天一早,我借了一只鱼划子,从清江顺着长江往下划,划到下午4点多钟才抵达松滋河边的朱家嘴。等把红薯运到家里时天色已晚。随后,我又顺小河而下,准备在松滋河的出口处刘佃尾与宜都的船不期而遇,没想自家的船没有遇到,却上演了一场灾难。入夜,鱼划子从松滋河划进长江。船上没有一丝的亮光,只有一个黑影。他误把宜昌的一艘货船当成自家的船,一头撞到船的舭板。颤悠了几下,掉进江里。鱼船灌满了江水,又爬上鱼船,没有斛斗,只好一捧一捧地向外浇。十月的江水有点凉意,我冷得牙齿抖动。一天的劳累让我筋皮力尽,连喊“救命”的力气都没有。求生的欲望驱使我努力地向岸边划去。正当绝望的时候,一只探照灯向我射来,真是天不生绝人之路。枝江县董市的一艘机动船发现了我,其中一船员认识我,赶忙把我拖到大船上。我得救了,算是逃过第一劫。第二次是年的夏天。宜都水运公司的号船载着一船的砂石运往沙市。船行至枝江大埠街,突然浓雾锁江,能见度极低。早晨5点多钟,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船触礁了。正在船舱睡觉的我被惊醒,水呼呼地往机舱里灌,蚊帐被冲垮,船体开始下沉。万分紧急之下,我迅速从窗口爬出,一个猛子冲出10多米。我冲出船舱,慢慢往下游。也不知游了多长时间,也不知游到什么地方。沙市海事局的船在太平口发现了我。我又逃过一劫。第三次是年底,我43岁。大街小巷响已经起稀里哗啦的鞭炮,快过年了,归心似箭。泊在九江的船还没有一点返航的迹象。我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也惦记着自己的生意。于是以回公司领取生活费的名义告假。途中找人借了元在九江批发市场购买了一批枪炮火药的玩具,上车时被警察发现后全部没收,钱功尽弃。我还是不甘心,又找人借了元到汉正街购买。由于回家心切,晚上搭乘一辆到宜昌的班车。经过一夜的颠簸,天亮才来到古老背下车,准备坐清江号回宜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古老背的路正在扩修,路上乱糟糟。那早,恩施的一辆货车司机开了一夜的车,模模糊糊没看清前面的人影,一头冲过来。把我的双腿碾成骨折,当场疼昏过去。醒来,我住进古老背卫生院。手术很成功,但医生认为我将伴着拐杖渡过后半生,除非是强化训练才有可能站起来。我咬咬牙,硬是用坚强的毅力恢复了行走,没成残疾。但后来我还是残疾了。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后,年的时候,宜都机一号承载转运石块的任务。我抢着抬石头,一根钢丝嘣的一声弹来,弹在我的右眼上,医院治疗。经过三个多月住院医治,医生尽了力,却无力见天,右眼就这样失明了。从此,我只能用一只眼晴看世界,看得比一般人精准,看准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水祸的惊吓,车祸的恐惧,我的身体日渐式微。感冒、发烧、咳嗽、颈椎、风湿等多病缠身,我定下决心要通过锻炼来解善自己的生态。于是选择了冬泳,而且是持之以恒的冬泳。无论春夏秋冬,在清江边可常见到一个银发老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晨泳之后就和几个同路人在合江楼拖着一个移动音响,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合江楼是宜都标志性的建筑,矗立在清江和长江汇合处,诠释着泾渭分明的自然现象。这里是我常去的地方。一块朔大的“宜都”码头牌坊诉说着陆城的前世今生。陆逊从这里沿着长江上行,演绎了火烧连营的夷陵之战;杨守敬从这里出发沿着清江踏勘,厘清了清江的源头。现居住在大西洋彼岸的小学同学周明义,看到我从病态到康健的变化,大为欣喜。在朋友圈里点赞:冬泳洗涮了你身上的疾病,笛声吹掉了世俗的尘埃。望你一如既往地朝前游,游到大洋彼岸来看我。

声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本期采用图片、音频由编辑选自网络。文、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hl/11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