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塑料小球在鼻子里养了20年,这种事能容忍吗?答案肯定不行,可现实中还真的发生了。
最近浙江一位26医院对医生说,鼻子里有东西,医生一检查,确认鼻腔里有异物,情况还非常严重,必须立即手术拿出来。
手术很顺利,医生从鼻腔总鼻道里把异物取出来,可异物已经分辨不出来是什么,经过鼻腔分泌物长期滋养,已经成为一块结石。
医生也好奇,这得在鼻子里放多久才会这样啊,一问,吓了一跳,这种事从前还真没有碰到过。
小伙子的妈妈说,鼻腔里的东西应该是小伙子6岁时候放进去的,是一颗塑料小球,当时对呼吸什么似乎都没什么影响,就没怎么留意,就10年前,因为鼻医院,可鼻子里的小球没取出来,后来就算了,以为取不出来了。直到最近感觉鼻子不舒服,医院,想试试看能不能把跟随自己这么多年的小球取掉。
“拖了20年才来救治,这对母子心真大啊,我从业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过,异物在鼻腔里待这么久的,这不知道小伙子怎么过来的。”医生感叹说。
取出来的异物
据医生介绍鼻腔异物是耳鼻喉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很多人在患有这种疾病之后,都会认为没有什么危害,结果等到带来危害的时候,就很后悔了。
相似案例小浩是一个非常淘气的5岁孩子。有一天小浩突然将一颗黄豆塞进鼻子,然后跑去告诉妈妈,他的鼻子要发芽了。这下妈妈可着急了,急忙拿来自己拔眉毛的镊子,和奶奶一起一人按住小浩,一人努力想要把黄豆掏出来。
可是越掏小浩哭得越厉害,还把黄豆越推越进去,甚至鼻腔出血了。这下奶奶和妈妈紧张了,医院。
最终因为黄豆到了鼻腔深处,不得不对小浩进行手术治疗。
科普
鼻腔异物多发生在2-6岁的小孩身上;
严重的会阻塞气管引发窒息死亡。
幼儿鼻咽部相对短小,鼻腔相对狭窄,无鼻毛,且黏膜柔软、血管丰富,故易造成异物堵塞。
由于儿童不懂事,会将豆类、纸团、扣子等小玩意塞入鼻腔,时间一长,异物腐败或刺激鼻腔粘膜,造成鼻粘膜充血、水肿,加上细菌感染,导致分泌物变得脓性、血性,并发出腥臭味,形成鼻腔结石,严重者压迫鼻中隔造成鼻中隔穿孔、坏死,更危险的是异物会经后鼻腔掉入喉、气管、支气管,造成肺部感染,甚至阻塞气管引起窒息死亡。
防治当孩子鼻孔出现问题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或及时就医。一旦发现鼻腔异物的话,不要试图自行取出,这样会让孩子反感,并且因此烦躁不安。家长的盲目操作,也有可能使异物越卡越紧,个别小球形物甚至会滑入气管。如果是这样的话,医生在处理的时候,难度就会提高很多,孩子就可能需要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了,甚至全麻手术,风险就增加很多。所以对于鼻腔异物而言,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生处理,才可以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因为鼻腔异物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因此粗心的家长不易发现,有些植物类的异物如黄豆会腐败变臭,有些异物会变成结石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这个时候只能手术处理,所以要多关心孩子的举动,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时送医,不要自行处理,避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发现孩子一侧鼻塞,流脓鼻涕,鼻孔发红,有时鼻涕带血并伴有臭味,这时要高度警惕,因为孩子可能不知在什么时候把异物塞进鼻腔,也可怀疑有昆虫飞入,造成鼻腔异物。
临床上发现外源性的异物千奇百怪,如包糖纸、橡皮泥、口香糖、塑料玩具、纽扣,项链珠、玻璃珠、石块、泥土、药片、纸片、电池等;也有豆类、花生、果核、瓜子等;甚至如昆虫、蛔虫、蛆虫、水蛭等。
生长阶段的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模仿能力强且缺乏自制力,一个天真烂漫的小举动都可造成鼻腔异物的发生。家长应教育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讲故事或做游戏等方式,使孩子懂得鼻子的功能,解剖常识,教育孩子不要往鼻腔塞东西以及告知可能引发的后果,并加强看管。
遇有鼻腔通气不畅、鼻部有恶臭味、流脓涕时,应仔细检查有无异物堵塞鼻腔,如有异物最好不要自行处理,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胡启煜
眼耳鼻喉科副主任
擅长:针灸、中药治疗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尤其对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喉炎、面部三叉神经疼痛、颞颌关节综合紊乱症、失眠、外耳中耳疾病等治疗有较深研究。
·END·医院厚德·勤业·自强·奋进
杏林洪中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dwh/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