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沪高速路进出口重镇冷水镇一

 

冷水镇是石柱县、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沪蓉高速公路进川入渝的第一门户窗口,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百里民居长廊和土家生态民俗旅游线的重要特色景区和导入口,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冷水镇距重庆市主城区公里,距利川市城区37公里,到黄水集镇26公里,交通十分快捷。冷水镇气候独特,年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零下8℃,最高气温27℃,是避暑纳凉、休闲养生的好地方。冷水镇生态环境良好,绿化率高达75%以上,到处是森林、草场和湿地,空气清新,植被良好,景色迷人。冷水镇的民俗风情优势明显,75%以上为土家族,具有土家族的风俗、劳作等民俗风情。冷水镇文化深厚,是石柱著名的山歌之乡,年轻的歌王李高德是世界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此外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巴盐古道横穿全镇,都亭山上留有巴曼子将军墓。冷水镇产业多元,目前有黄连、莼菜、烤烟、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冷水镇景观迷人,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山塬,风姿绰约的高原水乡,四季景观鲜明、独特。

一、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冷水镇(原冷水乡)位于石柱县城东部偏北隅,距县城68公里,地处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边陲。东面七矅山与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柏洋塘管理区和中路镇管理区接壤,南与石柱县金铃乡及沙子镇相邻,西接中益乡与黄水镇,北靠枫木乡。

冷水镇政府办公地现设在梨子坪(原在冷水溪街上,位于东经°31',北纬30°18',其海拔米)。冷水乡境内海拔为米至米,最低海拔处为天河村团河组的团坝子,海拔为米,最高海拔太平村接湖北的九股岭,海拔米。

境内八龙村西缘至河源村东缘窄处为2.1公里,八龙村北缘至玉龙村南缘长度为22公里。全乡幅员面积7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土亩。全乡有森林面积亩。

(二)地理环境

冷水乡属渝东褶皱山原地带,东南面是七矅山与其支脉小山,西面是七矅山的支脉小山,东西山脉由东北偏南倾西延伸,形成两山夹一槽的长槽地形。北面是七矅山的另一支脉猫鼻梁,猫鼻梁由东向西逶迤,其支梁由北向南呈起伏下降,与太平槽东南面山脉在南面汇集,形成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的山峦、槽坝、夹谷地形。

1、槽形地带

七矅山西北形成的长槽地带名太平槽,太平槽南起大水组的大水井,北至分水岭湖北省的柏洋塘地界,长约20公里。太平槽东南边是七矅山,山高坡陡,土壤较薄,水源缺少,石灰石多裸露地面。太平槽西北面的小山,土层较厚,斜坡较平缓,溶洞多,水源潜入地下。

2、山原地带

七矅山的支脉猫鼻梁横于北面,从八龙村的铁厂丫口到天河村草院子的打草坪,其分支山梁多为脊背梁,由北向南延伸,起伏下降,与太平槽小山西坡山梁汇集,形成坡陡沟窄,槽坝平坦的山原地带。

七矅山在冷水境内由北向南偏西跨过全乡,长达22公里,是乡境内的主要山梁,其西面的支脉名小山,小山西面的猫鼻梁东起杨河湾向西延伸,经摩天坡过打草坪伸至大峰堡主峰。境内北隅山脉,北起杨河湾经八龙村西折至天河村,成为七矅山与大峰堡的过渡地带,也是本乡与中益乡、黄水镇及枫木乡的自然分界线。位于太平村境的九股岭,海拔米,是冷水境内的最高峰。

3、溶洞

冷水乡境内有许多溶洞,其中较大的溶洞有神水洞、百家岩洞、大妖洞、红厂硝洞、古家岩洞,这些溶洞以“百家岩洞”最大,也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百家岩洞位于太平村见天坝组的岩上,距政府所在地近10公里,从洞口至洞内途经风洞、硝洞、上滑石板或下滑石板、阴河等地方。上、下滑石板人称长板坡。在洞内随处可见千奇百怪的钟乳石,里面的石笋与石钟,甚是好看,特别是那壁上的花纹,可以说比人绣的花还好;里面宽的地方可容千人以上,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人穿过,还有锅台和楼层。让人感受溶洞的空旷与狭窄,领略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与找不到阴河尽头的兴奋与不满足。

(三)气候

1、气温

冷水乡系中亚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低,主要特点是春季升温快而气候多变,夏初多阴雨,夏末秋初多伏旱,秋季多绵雨低温,冬季多霜雪较寒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下。全年以一月最冷,平均气温0.9℃左右,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1.7℃左右。冷水乡平均气温11.7℃左右,气候的变化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三四月多寒潮,五六月的连绵阴雨和七八月的伏旱,常由气温造成暴雨,冰雹、大风和九十月的低温、霜冻等,是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2、降水量

冷水属黄水山原区,雨量充沛,云雾多,光照不足,夏季多暴洪,秋季多绵雨。年平均降水量为.6毫米,由于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节(4至9月)的雨量占全年百分之八十五。每年入冬(10月)开始降雪,常有大雪封山。

3、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7小时,最多为七八月,日照时数为.1小时,占全年的33%。最少为冬季,日照时数为.4小时,占全年的11.4%。

4、无霜期

由于云雾多,日照偏少,无霜期较短,初霜期一般开始时间是十月二十日左右,终霜期为四月二十左右,无霜期至天左右。

(四)水文

冷水乡溪河遍布,水系属石柱县龙河源头,主流冷水溪发源于天河村李家湾,由西北向东南流至冷水街旁,折向南流经葫芦塘入沙子,境内全长11公里,河床平均宽为3米。

支流小溪有:竹子营小溪,发源在本乡摩天坡,流经竹林口与大洞沟溪流汇合,流入冷水溪,全长4.5公里,河床平均宽2米。

龙洞河:发源于河源村的龙洞坪,系七矅山泉洞的涌泉,流经菜子坝入吊脚楼组逐渐潜入地下,汇集太平槽南端的地下水后在太平村西面响水洞流出汇入于冷水溪下游,全长7.5公里,平均河床宽1.5米。

双坪溪流:发源于双坪组曹家湾的双坪溪流由周家湾、小湾、大湾、何家湾、黄连沟等溪流汇集而成,折向北流,经小康组双坝组流入枫木乡,本乡境内长10公里,平均河床宽7米。

太平村玉龙村,无明显溪流,多为溶洞,流水潜入地下。河源村的马家坝地势较低,平时从龙河流来的水在此潜入地下,河水涨时需数日才能潜完,常发生淹没农作物以及房屋。

(五)土壤岩石

1、土壤

冷水属中山黄棕壤区,大体分为五种土壤。

(1)暗紫色水稻土。土壤代号:,主要分布在天河村、八龙村等的夹槽地带。母质为自流组紫灰、暗灰、黄褐等杂色泥。页岩雷口坡组紫红色泥,页岩和飞仙关组紫红色泥,页岩风化发育而成。土壤较厚,颜色暗紫、黄褐质地沙壤,母质成份复杂。主要土种白鳝泥田,PH值5.5-6,易耕作,保肥和抗旱力强,由于日照少,辐射弱,土温低,山间冷泉浸渍,多形成冷浸烂泥田,水稻易坐兜。

(2)山地黄棕壤。土壤代号:,主要分布在河源村、太平村、玉龙村的部份。为奥陶、寒武、三系灰、页岩、白云岩、母质,土壤较厚,质地重壤至粘土,颜色暗棕、黄棕、中层黄沙土,土种为PH5.0,有机质3.2%,无铵酸反应。

(3)冷沙黄泥。土壤代号:,主要分布在天河村的马家院子,龙田塝等地段和天河村的枫香湾、葫芦塘、大田塝等地段。该土种属冷沙土、黄泥土、扁沙土、灰渣土等,母质主要为须家河组黑褐泥,炭质页岩和灰白色块状,长石英砂岩,风化发育而成的坡积物,土质薄,颜色灰黄,暗黄,黑褐质地沙壤至粘壤,无碳酸盐反应,PH为5.0,有机质0.64%,有效养分缺乏,具有酸、冷、瘦和保水保肥力弱。

(4)灰棕紫色土。土壤代号,主要分布在太平、玉龙两村的一部分,该土属沙土,夹沙土,紫黄泥土,大肥泥,豆瓣泥土,石骨子土等。母质为上下砂溪庙组紫灰,灰黄色沙土岩和青灰色石英沙岩风化的坡积物,土层坡腰较薄,坡脚较厚,坡顶多为石骨子土,颜色灰棕,质地多为沙壤,微酸,碳酸盐反应,甚微至无,主要土种半沙半泥,PH值5.5一7.5,通透性能好,枯散易耕,水、气、热协调,保水保肥力强,肥力较高。

(5)腐殖质黄棕壤,土壤代号,主要分布在天河、八龙、玉龙村的常绿落叶和多生灌木林山源地带。该土属腐殖质黄棕壤,耕地少,土层较薄,质地轻壤,颜色上层暗棕,下层黄色,性酸PH为5.5,有机质3.2%,无碳酸盐反应,适宜漆、水杉林木和黄连、天麻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2、岩石

境内岩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七矅山脉在太平槽及其西面小山部分,属石灰层,其石坚硬易碎,可加工碎石,石灰之用,是制造水泥的原料之一。二是猫鼻梁的双坝、双坪及冷水溪流以西的天河村的大部分地区属沙石,只能作建筑用途。

(六)资源

1、矿藏

(1)煤:镇境内七矅山系的七矅山煤田,分布原煤层产于二迭系梁山组地层中,煤层厚度为40一90公分,一般水分0.57一1.34%,灰分24.57一28.4%,挥发分7.14一9.24%,固定炭67.72一58.84%。含硫质5.8一7.43%,发一大卡/kg,为无烟煤,适宜于制造水泥,制蜂窝煤等生活用煤。现冷水镇有三大煤矿,即红峰煤矿、国坝煤矿和马皇沟煤矿,这三个煤矿的储煤量都十分丰富,年产量达8.5万吨,是七曜山脉较大的几个煤矿,其煤质好,是农民用煤和工业用煤的绝好燃料。

(2)石灰石:境内石灰岩石分布在七矅山脉的太平槽的河源村、太平村、玉龙村、储量丰富,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现开采用于锻石灰,打碎石。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电石、玻璃的原料之一。 

(3)铁矿:境内铁矿分布在八龙村,其矿石系油发铁矿和赤铁矿等矿物组成,含铁量约25%。经专家对冷水的铁矿进行了化验与论证,认为冷水伯铁矿含铁量较高,且矿藏十分丰富,可望投资开发。

2、生物

(1)动物:境内山原山带,草木丛生,适宜于鸟兽栖息和牲畜放牧,现有动物分野兽类:豺狼、野猪、狐狸、刺猬、獐、鹿、土猪、花鼻、貂、猞猁、狸鼠、黄鼬、汞獭、竹牛、野兔等;家畜有牛、马、猪、羊、犬、兔、猫等;飞禽类:啄木鸟、山鸡、野鸡、画眉、老鹰、猫头鹰、鹭鸶、锦鸡、秧鸡、斑鸠、喜鹊、乌鸦、鸽、麻雀、白鹤等;侯鸟有燕子、杜鹃、布谷等;家禽有:鸡、鸭、鹅等;水产鱼类:螃蠏、青蛙、螺蛳、虾、石蛙等,爬行类:蛇类、蛤蟆、蚯蚓、昆虫、蝎牛等。

(2)植物:

树木类:水杉、松、杉、柏、银杏、漆、青杠、板栗、麻柳、厚朴、洋槐、柏柳、椿尖及各种杂木和果树。冷水镇有许多珍稀树种,已经挂牌的就有十八种,其中以红豆杉最为出名,红豆杉是列为一级保护的树种,它的果(红色)可食,叶和皮泡水喝后可以抗癌。其中全国最大的一颗就在冷水,给冷水的旅游业又带来了一道很美的风景。

竹子类:斑竹、水竹、金竹、白夹竹、油竹、箭竹、刺竹等;花类:牡丹、菊花、牵牛、芍药、色花、梦花、苕花、齐盘花、茺荑花、杜鹃花、海棠花、紫金花等;

农作物类:水稻、玉米、各种豆类、薯类、麦类、高粱及各种蔬菜;

经济作物:有烟、海椒、莼菜等;

药材类:冷水的药材品种繁多,有黄连、天麻、贝母、党参、白术、当归、大黄、牛夕、紫碗、扁豆、续断等。其中以黄连,杜仲、黄柏、厚朴、山茱萸居多。而黄连又是冷水经济的骨干项目,全乡每年新增黄连亩,产连32万斤,农民收入万元,大大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草类:各种野草、浮萍、青苔和人工种植的白三叶、黑墨草。

(3)温泉

石柱县冷水镇的温泉位于冷水溪街道上原粮站边,海拔米以上,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约40天,是降雪期。目前该温泉钻探深米,温度达到40℃左右,游客可在这里一边泡温泉一边赏雪景。

(4)草场

冷水镇的草场十分宽阔,只要爬上七曜山顶,你将看到一望无涯的千野草场,其风景美丽迷人,起伏的小丘就象蒙古包,使你陶醉在大草原的宽旷与幽静之中。那成群的牛羊,如画一般,美极了。在草场以外,又有飞机洒播的马尾松,是人们栖息玩耍的好地方;还有那毛竹点缀其中,不仅增添了观赏的价值,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可口的菜肴。

(七)自然灾害

冷水由暴雨、干旱、寒潮、低温、冰雹等灾害性的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水、旱灾,其次是风、雹灾。

1、水灾:冷水水灾较为频繁,除阴雨危害外,天河、八龙、太平等村常遭洪水冲刷,淹没农作物。年度普遍降雨受灾严重,特别是对烤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旱灾:冷水海拔高,气温偏低,冷浸、冷沙田较多,夏秋伏旱对水稻扬花结子有利,如遇上五、六月的“取手干”(插秧后天干)或伏旱遇久,才能造成灾害。

3、风、雹灾:多发生在山原地形复杂地带,并随山脉的走向而移动,5月、6月形成的冰雹多由湖北经太平槽向冷水西面移动。7月、8月形成的冰雹多由栗新向玉龙移动。年8月遭受多年未见的风、雹灾袭击,当时的喻槽、学龙两村(现为玉龙村)五个组户,烤烟受灾亩,成灾亩,绝收的亩,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二、镇(乡)名的由来

清末年间,原乡政府所在地只有几间木房,名叫“大店子”,因侧面山中流出一股泉水,泉水冬暖夏凉,行人喜于此地歇息,远近闻名,故改大店子为冷水溪。人们于年在冷水溪修建房屋二十余间,自年订期每逢农历三、六、九赶场,冷水溪场镇开始繁荣。年8月28日,由原湖镇的四、五、六村及三村的三个组,七村的三个组和原黄水乡的四村,原栗新乡的六村合并建立一个新的乡政府,政府办公会地点设在冷水溪街上,故取名“冷水乡”。后来,冷水乡的辖区经过几次变化,政府名称也几经更换。在年1月,石柱县将原辖区团河、竹林、青坪、双坝、龙河、宏武、水坪、喻槽8个大队的冷水公社更名为冷水乡,将大队更名为村,全乡辖8个村41个组,并定于农历二、五、八赶冷水场镇。年7月石柱县撤区并乡,将原黄水区的冷水乡与原沙子区栗新乡的学龙村整村合并,仍取名冷水乡,全乡辖9个村共45个组。年末,随着全县村组建制调整,冷水乡将所辖的9个村45个组组合成5个村共26个组,自此,冷水乡人民政府辖5个行政村。年9月28日,重庆市政府批准石柱县冷水乡政府由冷水溪迁至菜子坝梨子坪[详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石柱县冷水乡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渝府[]第号年9月28日石柱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冷水乡人民政府驻地搬迁的请示》(石柱府文〔〕4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石柱县冷水乡政府驻地由冷水溪迁移至菜子坝。乡政府驻地迁移后,其管辖的行政区域不变。二、所需迁址经费自筹解决,其搬迁相关手续按程序办理。],年撤销冷水乡,成立冷水镇。

三、行政分布情况

在年7月全县撤区并乡机构改革前,冷水乡辖团河、竹林、青坪、双坝、龙河、宏武、水坪、喻槽八个村,隶属黄水区。

在年7月石柱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因原沙子区栗新乡的学龙村合并到冷水乡,冷水乡辖团河、竹林、青坪、双坝、龙河、宏武、水坪、喻槽、学龙9个村,直接隶属石柱县。同时,为了工作方便,将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纳入沙子法庭、司法所、派出所进行管理,将信用社的信贷工作纳入沙子信用社进行片区管理,而国税仍由黄水片区国税进行管理。

年末全县村组建制调整,冷水乡将所辖的9个村45个组调整为天河、八龙、河源、太平、玉龙共5个村26个组。

天河村由原团河村和原竹林村两个村整村合并组成,村委会设在该村街上组的冷水溪街上。

天河村现有科技、团河、六堡、红豆、街上、学堂、大洞沟共7个组,其中科技组由原团河村的大竹元组和茶园坪组合并组成;团河组就是原团河村的团坝子组;六堡组就是原团河村的六堡组;红豆组由原团河村的枫相嘴组、葫芦塘组与草院子组合并而成;街上组由原竹林村的冷水溪组与马家院子组合成;学堂组由原竹林村的学堂组与竹子营组合成;大洞沟组由原竹林村的大洞沟组与刘家坝子组合成。

八龙村由原青坪村与原双坝村两个村整村合并组成,村委会设在该村小康组的小沟。

八龙村现有双坪、凤凰、小康、双坝、碓窝坝共5个组,其中双坪组由原青坪村的大坪组与青坪组合成;凤凰组就是原青坪村的凤凰组;小康组由原双坝村的小沟组与杨家沟组合成;双坝组由原双坝村的双龙桥组和风竹坝组合成;碓窝坝组就是原双坝村的碓窝坝组。

河源村由原龙河村整个村与原宏武村的干河沟组、马家坪组、王家坝组、长田湾组、吊脚楼组合并组成,村委会设在该村新建组的菜子坝。

河源村现有前锋、梨子坪、新建、吊脚楼、双桥共5个组,其中前锋组由原龙河村的龙洞坪组与皂角树组合成;梨子坪组就是原龙河村的梨子坪组;新建组由原龙河村的菜子坝组与高桥组合成;吊脚楼组由原宏武村的长田湾组与吊脚楼组合成;双桥组由原宏武村的干河沟组、马家坪组与王家坝组合并组成。

太平村由宏武村的宏庙组和见天坝组与原水坪村整个村合并组成,村委会设在该村希望组的三叉路。

太平村现有宏庙、见天坝、希望、水坪、双朝门共5个组,其中宏庙组就是原宏武村的宏庙组;见天坝组就是原宏武村的见天坝组;希望组由原水坪村的油房组与陈家院子组合并组成;水坪组就是原水坪村的水坪组;双朝门组就是原水坪村的双朝门组。

玉龙村由原喻槽村与原学龙村两个村整村合并组成,村委会设在该村园林组的烟点。

玉龙村现有兴旺、园林、大花、大水共4个组,其中兴旺组由原喻槽村的大垭口组与新院子组合并组成;园林组由原喻槽村的聂家院子组与白果园组合并组成;大花组由原学龙村的大堰塘组与大花树组合并组成;大水组由原学龙村的大水井组与宋家湾组合并组成。

四、交通运输

冷水的交通十分便利,全乡5个村26个组,组组都通车,且畅通无阻,通车户达90%以上。其中成沪高速公路经过冷水,并设有进出口;冷黄旅游路从高速路出口处直达黄水森林公园,这给冷水的交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原石柏路(即石柱到湖北的柏洋塘)、冷水到枫木、冷水到湖镇、冷水到金铃、金竹等乡的公路都非常畅通,形成了以冷水为中心的交通网络。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dwh/7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