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文山中学柿子广场热闹非凡,“年文山中学柿子节”正在举行,级部分师生参加了柿子节活动。柿子节也是我校多元校本课程之一,目的是让师生们分享丰收的喜悦,在采摘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柿子节课程分赏柿子、摘柿子、品柿子、托柿言志四个环节,师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尽情的分享着活动带来的喜悦。采摘结束后,学校将柿子分配到班级和办公室,并要求参与活动的学生撰写一篇以柿子采摘为主题的习作。柿子节课程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金色的记忆。
柿子考证
柿朱果也。叶似山茶而厚大,四月开黄白小花。结实青绿,九月微黄即摘;少藏数日,即便红熟,甜美可啖。但未熟时最涩,将木瓜三两枚于生柿篮中数日,或以榠楂置其中,亦能去涩。产青州者更佳。古云“柿有七绝:一,树多寿;二,叶多荫;三,无鸟巢;四,少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可餐(但不可与蟹同食);七,落叶肥厚,可以临书。”如冬间核种,待长移栽,不若春后用椑柿接,或取好枝于软枣根上接最妙。大凡柿接三次过,则核全无矣。盖柿之种类不一,有红柿、乌柿、黄柿、牛奶、蒸饼、八棱、方蒂、圆盖、塔柿等名色。木有文而根最固,俗呼之柿盘。别有一种椑柿,叶上有毛,实皆青黑,最不堪食,止可收作柿漆。八月间用椑柿捣碎,每柿一升,用水半升,酿四五时,榨取漆令干,添水再取。伞扇全赖此漆糊成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甲,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柿子的营养价值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质1.36%,脂肪0.57%,以及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
柿子营养丰富、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香甜可口、老少喜食。据测,每克柿子含碳水化合物15克以上,糖分28克,蛋白质1.36克、脂肪0.2克、磷19毫克、铁8毫克、钙10毫克、维生素c16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它既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饼、柿糕,并可用来酿酒、制醋等。
柿子的招牌营养素十分丰富,与苹果相比,除了锌和铜的含量苹果高于柿子外,其他成分均是柿子占优。外国俗语云“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但是,要论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柿子的功效远大于苹果,堪称有益心脏健康的水果王。所以“每日一苹果,不如每日一柿子”。柿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含碘。所以因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食用柿子很有帮助。一般人平时经常食时,对预防碘缺乏也大有好处。柿子有养肺胃、清燥火的功效。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还可充饥。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
柿子的药用价值
柿饼中含有甘露糖醇、蔗糖、葡萄糖和木密醇。柿饼有降压止血、清热润肠之作用。
柿霜(柿饼上的白霜叫柿霜)能治咽喉干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咯血等症。用柿霜10克,薄荷5克,冰片0.5克放在一起磨细,涂擦,可治口疮、口角炎。
柿子、柿饼中都含有转化糖、蔗糖、苹果酸和甘露醇等物质,并含有单宁。柿子和柿饼都可作缓和滋养品。并有止血润大便的作用,能缓和痔疮肿痛,止痔疮出血及直肠出血等。
柿叶加工制成柿叶茶,常饮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净化血液使机体组织细胞复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难得的保健饮料。
柿树皮烧成炭,磨成粉,用植物油调和一下,可治疗烫伤。
食柿子的禁忌
介绍了柿子的营养价值,但是吃柿子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空腹不能吃柿子:
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会愈积愈大。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曾在手术中发现大如拳头的胃柿石。如果胃“有底”的话,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青柿子可降低胆固醇
二:控制每次吃的量:
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一般认为,在非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以不超过克为宜。
三:吃后要漱口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而在吃柿子后宜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看上去很诱人的、红红的柿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甜,它们很可能是用激素催熟的。因为从外表上很难区别,所以建议你先买一个尝尝,再决定是否需买更多。
四:柿子皮不能吃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时咀嚼柿子皮比单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五:不要和蟹、鱼、虾同吃:
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柿子性寒,凡脾虚泄泻或便溏、体弱多病、产后,以及外感风寒患者,均忌食用。糖尿病人勿食,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属此类),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柿子文化之:
刘禹锡咏红柿子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陆游秋获歌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傍。
数年斯民厄凶荒,转徙沟壑殣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
岂知皇天赐丰穰,亩收一锺富万箱。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追思食不餍糟糠,勿使水旱忧尧汤。
白居易慈恩寺有感(时杓直初逝,居敬方病。)
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
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
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斑。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白居易
条桑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捣衣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张均岳阳晚景
晚景寒鸦集,秋风旅雁归。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飞。
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
畅当蒲中道中二首
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我欲涉其崖,濯足黄河水。
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
浓浓柿子情
我从小到现在一直都对于一种水果情有独钟,也说不出来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原因,就是喜欢吃,那就是柿子。
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不少人还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别有味道。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柿子的功效:清热;润肺;生津;解毒。
每年的冬天,小妹知道我喜欢吃,可是冬天没有卖的,小妹就会到超市隔两周就买一袋柿饼给我送来,好的柿饼价格贵,可是真的好吃。让我感到很温暖!
昨天,爸爸打来电话,说妈妈到我家里来了,让我在家里等着。可是过了很久,妈妈也没有到。我很担心,怕骑三轮车的妈妈有什么事情,刚想出去找找,妈妈来了。我问她为什么来的这么慢。妈妈说:我去市场了,逛了整个市场,也没有买到那种“红灯笼”柿子。原来妈妈是给我买柿子了。感动的我热泪盈眶!
晚上,大妹打来秋天天气干燥,给我买了一管雅芳的口红,是我喜欢的颜色。感动的我无言以对!
刚放下手机,座机就响了,是弟弟打来了说:姐,我看到我上班的这个地方有卖柿子的,品种很不错,过两天我就回家,多给你买一点,让你吃个够,等着呀!感动的我心酸酸、眼涩涩!
此时,看着窗外的落叶旋转的舞姿,将自己的希望、盼望、愿望、渴望,默默的寄予这收获的金秋。曼舞着的是我的心,满满的、漾漾的、阳阳的、热热的、暖暖的、盈盈的,淡雅中带着清香,迷醉中带着微乱,感动中带着幸福,平静中带着满足。
在这绿意将要褪尽,花落将要残红之时,我披一身的阳光扑入这秋,去享受柿子的甜甜滋味,去感受比柿子还要香甜还要芬芳浓郁的浓浓亲情。
柿子的记忆
秋入小城凉入骨,无人不道柿子熟。红颜未破馋涎落,油腻香甜世上无。
偶尔路过集市,看见或红或黄的柿子,不由得想起这么几句,但确乎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写,回到家里在百度上一搜索,居然也没有结果。不由得便于这深秋中又添了几分惆怅,知识可以“百度”,记忆难以“粘贴”。那黄橙橙、亮晶晶不仅在勾引着我的馋虫,而且正一点点地诱惑着我慢慢淡忘的回忆——关于柿子,关于我少年的一些往事。
对于柿子,如果说现在是色彩鲜艳的话,少年的记忆则多少有点黑白,仿佛记忆也有个进化的过程,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相机,从以前的闪光灯一闪,到如今的自动快门。我知道这种记忆的演变过程应该一直都会这样循环下去,终不会因了技术的进步而终止,今天的彩色就是明天的黑白。
老旧的房子是黑乎乎的房顶,灰色的泥瓦因为风的吹动,偶尔发出“叮咚”的响声,红土筑成的泥墙因为时间的久远,早已变得灰黄,台阶上破碎的石板积满了田间的泥土,一切似乎介乎灰黑之间,就连院子里进进出出的人们,也只是黑白的身影。
只有院前的那一株柿树,算是这个院落里唯一的风景。它依傍着院前的水塘,在一丛低矮的竹子前显得那么伟岸。春天来了,柿树也绿了,夏天来了,竹子依然翠绿,柿树开花了,在这翠绿中添了一点点的淡黄,一簇簇点缀在绿荫丛中,微风吹过,清幽淡雅的芳香弥漫了整个院落,在不经意间,让炎热的夏日有了丝丝的清凉。麻雀和燕子在枝头飞过,蜜蜂在花间飞舞,蝉们在枝干上鸣叫,我们在树底下纳凉。
一阵凉风吹过,落英缤纷,转眼间,满院里漂浮着黄色的花瓣,水塘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仰着头看树干的时候,柿树已经挂果了,毛茸茸的,尖尖的样子,也有点淡黄,再仰头看的时候,变成了圆溜溜的青果,青翠欲滴。等我们脖子仰望得有点酸的时候,红澄澄、亮晶晶的,像极了女孩子娇羞的脸庞,偶尔的一点青色,蕴含了许多无法表述的娇羞。
路过的大人们偶尔用洗衣干捅一个,“酸”、“涩”,咂着嘴不肯张开,孩子们是不管这些的,哧溜地往树上一爬,摘下来就啃。
等到种豆子的季节,家里的人把柿子摘下来,不用洗,放在水缸里,再添些石灰水,浸几天。脆脆地柿子就可以张罗邻居们了。
还有一种就是用一些短短的稻草杆插在柿子靠柄的地方,然后窝在秕谷里几天,居然就成了冻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说的正是。
秋风渐渐地就凉了,渐渐地就天寒地冻了,渐渐地柿树就脱下了满身的枝叶,光秃秃地裸露在冬的雪色里。这个时候,总能发现一两个遗忘的柿子在寒风中摇摆,像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关于柿子,关于夏天的记忆。
现在想来,其实记忆真的是这样,有时候并不是真的遗忘了,也许只是暂时蛰伏在冬天的雪地里,或者是狂躁于温暖的火炉旁,当我们举目遥望的时候,我们会看见那个风干的柿子,在微风中,如风铃般摇晃,那就是我们心里的呐喊。
雪化了,把风干的柿子摘下来,尝一尝,酸、甜、苦、涩?如果这时候滴落一滴泪,这其中是不是还有点咸?
难忘故乡的柿子
说到柿子,对生活在祖国北方的农村娃来说再熟悉不过了。20世纪60—80年代,柿子是农村娃可望并可吃的水果。至于苹果、梨大都被大人拿到集市换钱了。柿子树发芽晚。春二三月,杏、梨、桃已繁花满枝,柿子树瘦硬的枝条上才吐出淡绿的叶子。随着春阳温暖的抚摸,柿子树淡绿的叶子渐渐变成了浅绿、青绿、深绿,泛着诱人的光泽。五月,小麦吐穗、扬花,柿子树也起了大变化。
小孩子也爱美。柿子树开花时,和小朋友常去柿树林里玩,拣拾被风吹落的柿子花。偷偷从家中拿来母亲缝衣服的针、线,把一个个方型的,金黄金黄的柿子花用针线串起来,串个漂亮的王冠,给妹妹戴上;或串个项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觉得好美。嫩的柿树叶掺到发面里整成馒头,绿绿的,不但好看,吃起来更香。
柿子五月初坐果,成熟则在国庆节之后。霜降之后卸的柿子熟得透,品质也好。20世纪70年代,那时亩产低,公购粮任务又重。居住在旱塬上的人,从春二三月开始就闹粮荒,不得不吃“返销粮”。柿子从大人拇指般大到卸果之前,我常去柿子树下拣拾被雨打落、被风吹落、受虫害坠落的柿子。
青涩的柿子是不能吃的,但农村娃自有一套去涩的办法。那时候,农村每家每户都在自家的后院或院墙外,摞一个给平时生火做饭提供柴火的麦秸子。用手在麦秸子中间掏一个洞,把拣来的柿子塞进去后,用麦秸盖上,过四五天,硬硬的、涩涩的柿子就软了、熟了。可能是饥饿的原故,觉得这落柿子很好吃。
入秋以后,柿子进入成熟期,几天酷热,几场秋雨,柿子由青转黄,黄灿灿挂满枝头。惹得贪嘴的孩子常站在树下,向树上久久眺望;惹得耐不住诱惑的鸟儿或单个,或成群结队地落在柿子树上,讨厌地喙食软了的柿子。此时,生产队卸柿子的大军出动了。男女老少上百号人,拉架子车的,提老笼的,扛夹竿的,浩浩荡荡,又说又笑,向柿树林里开拔。
人站在柿子树下,先折手能够得着的柿子。再用夹杆夹高一点的柿子。至于树梢、树顶的柿子,则是属于爬树高手小孩的。小孩身量轻,灵巧。两腿夹住树身,双脚蹬住树身两侧,蹬、蹬、蹬地爬了上去。坐在树杈上,或站起身,一手抱住树,一手举着夹杆,忽悠、忽悠着夹取树梢和树顶的柿子。
爬树虽累,但也有爬树的好处,手拿夹杆先得柿。夹下那些在树上自然红了,软了的柿子,收回夹杆,轻轻揭去比纸还薄的薄皮,用嘴轻轻一吸,甜甜、凉凉,比蜜还甜、还香的汁液流进嘴里,惬意得很。有时候,站在树下的大人会向我们喊:“傻小子,别把柿子折光了,留几个柿子在树上。折光了树会伤心的,来年就不好好结柿子了。有一年,我们把树上的柿子卸了个精光。第二年,果然结的柿子没有去年多。“神了”!长大后,我才知道个中道理。柿树和其它果树一样,有丰年就有歉年。今年结的果子多,来年可能结的果子少。树和人一样,出了大力后,也该歇一歇。至于为什么要给树上留些果子,一是感激树一年的辛苦;二是让鸟儿在大冬天饥饿难忍时,有口食吃。小时候,我们的最爱是,寒冬天,专门上柿树上去摘老鸦叨了口的柿子,据说,那样的柿子是最甜的。
生产队把卸下来的柿子按人头分,每人能分十斤、二十斤。卸下的柿子虽说熟了,但绝大多数是黄黄、硬硬、涩涩的柿子。要想让柿子变软、变甜有几种办法。
一是,放着“自然熟”。父母先挑红一点,软一点的柿子给我们兄妹几个留着,等自然熟了,让我们吃。但贪吃的我们老是偷着捏捏。慈爱的母亲总是笑着说:“柿子没熟,都让你们给捏熟了。”
二是,“懒”。把从树上卸下来的硬柿子用清水洗净,放在水中“拔”一天一晚后,添半锅水,把从凉水中捞出来的硬柿子放进去,用麦秸火慢慢加温,加到六十多度时停火,让柿子在温水中“懒”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捞出柿子一看,虽然颜色依旧,但已经祛了涩,甜甜的、脆脆的,好吃。
三是,“烘”。农家都挖了一个口小肚大,下面能烧麦秸的柿子窑,用铁棍棚上入火口后,用柿叶把窑底一铺,让硬柿子蒂对蒂、头对头从窑底一直摞到窑口,盖上柿树叶后,用麦草泥把窑口一封,麦秸火烧三四个小时后,停火五日。打开窑口一看,啊,满窑黄黄的硬柿子,全成了红红的软柿子。揭去红红、薄薄的外皮用嘴一撮,满嘴流蜜。柿子好吃,但不宜多吃,吃多了易得柿结石。
四是“晒”取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约经一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一月左右,即成柿饼。
专家说,柿子的营养价值高,柿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柿子还可制成柿饼、柿醋、柿酒,经特殊处理的柿子还有医疗作用。可止血、可解酒毒、可降压、可治喉痛、咽干及口舌生疮。
过去家乡柿子树多,品种也多。从色泽上分,有红柿、黄柿、青柿等。从果型上分,有圆柿、长柿、方柿、尖柿、火晶柿等。但近十年来,家乡的柿子树越来越少。原因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剩下老弱残兵,无力去卸柿子、卖柿子。柿子也不值钱,一斤烘熟的柿子,才卖一元钱。倘若雇人去卸、去卖,卖的钱还不够开工钱。只好让山野里的柿子自生自落,倒是美了那些贪嘴的鸟儿。
近几年我回故乡,发现山野里的柿树虽然少了许多,但不少乡亲在自家的门前、庭院喜栽石榴树和柿子树,取“多子多孙”“事事平安”之意。家栽柿子树霜降后,不仅有“红柿枝头闹”的欢娱,还可享享口福,乡亲们又何乐而不栽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cs/1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