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今年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医院耳鼻喉科举办了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义诊活动,旨在增强人们对耳部疾病防护意识,推进听力障碍等预防与康复工作。
多年来,该科利用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契机,加大普及爱耳护耳意识宣传力度,今年,该科在主任郭睿带领下,科室医护人员前往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诊,同时,进行听力等相关检测,并为人们进行助听器调试和科普宣传,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纵然诗意万千,却有多少人从未聆听过世界的美丽。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听力障碍位列所有慢性病中居第三位。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人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语言功能,影响人的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年)》中指出,要以“爱耳日”活动作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听力保健知识,提高公众对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的知晓率。
据介绍,听力障碍有耳毒性药物、声创伤、遗传、感染和疾病等因素。声创伤分为爆震性声创伤和噪声性声创伤。“军事训练期间,各种枪炮等火药武器爆炸所引起的爆震,对听觉器官造成机械性破坏或代谢紊乱,听力损失在很短时间内达到高峰,导致爆震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其损伤部位在耳蜗,病理变化为毛细胞损伤。该损伤是人体听觉神经末梢,一旦受损不能再生。”郭睿主任说。
生活中的噪声包括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长期处于不规律、强刺激噪声环境中对听力伤害非常大,表现为开始会出现高调耳鸣,逐渐由间歇性变成持续性,导致噪声性耳聋。如不及时干预,则会出现听力损害。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听力损害概率。
义诊当天,吸引了社区及周边许多百姓前来就诊,郭主任及医护人员耐心地为大家诊疗。邓洁、朱志洋、刘泓毅等医师使用电耳镜认真地给人们检查外耳道,并逐一排除病变,对有耳疾患者给予明确诊断。张德敏、徐玲鸽、王立宏等技师则为人们做听力检测。张燕华、张艳玲等助听器验配师为已经佩戴或有意向选配助听器的人们进行调试。李丽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在现场发放宣传手册和海报等,一并宣传耳部保健及听力保健常识。此次义诊,现场气氛热烈,为患者解除病患疑惑,受到大家的高度赞赏。
耳鼻喉科医生强调,避免听力损害,防大于治,坚持好的生活习惯,是防治的关键。如何保持耳朵健康,减少听力受损,做到如下:
1、避免或者减少接触噪音。远离燃放大型烟花爆竹和爆炸现场;从事并在噪声环境中工作者,必须佩戴噪声防护器具,如耳塞、耳罩、隔音帽等,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用棉花等软物或小手指塞于外耳道内,爆震发生时采用张口呼吸可减轻受伤程度;
2、慎用耳毒性药物。常见耳毒性药物主要有4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袢利尿药、抗肿瘤药和水杨酸药物;
3、科学膳食,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脂肪的摄入,有些慢病患者,如高脂血症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听力损失等。
4、养成爱耳、护耳好习惯:尽量不用或少用耳机,戒烟限酒,改掉掏耳朵坏习惯,每天坚持做耳保健操等。
5、定期进行耳朵的纯音测听、声阻抗等检查,发现病变,及早治疗。
郭睿主任说:“‘大医医未病’,有效预防听力残疾,从源头避免听力残疾生,是防聋治聋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mpm.com/wacs/7500.html